第六百六十五章:人性

    第六百六十五章:人性 (第3/3页)

告诉过他们,千人骑兵冲锋起来会是这般骇人。

    所以纵然后方锣鼓大作,还有边军组成的拔斩队大声呼喝,但仍然不能止住阵营的崩溃。

    从没有遇到过这样大规模骑兵冲锋的士兵,你让他保持理智站在那等着被踩死,那要求太高了。

    就这样,谢弼军只是一个冲锋,都还没接触到敌军,那些上党兵就如霜雪一般消散了。

    而这种溃退如喽啰的景象,反而将这些泰山军的杀心更加激发出来了,面对只将背影留给自己的敌军,这些职业武人用手中的马槊一个个挑杀,有些甚至觉得这样杀太慢了,索性换成了环首刀。

    就这样,在泰山军的突骑的边缘,数不清的生命在环首刀下凋零。

    也许这些泰山军吏士们会在战后默默悲叹这些人的死亡,但对不起,在这里,在这个时候,你拿起刀枪对准我的时候,那就是我的敌人。

    而对待敌人,泰山军从来都是如秋风扫落叶,粗暴残酷。

    很快,前方上党兵的溃潮就席卷了后方,那些留守在后方的部队也开始纷纷溃散,一些军将更是直接抛弃了军队,向着南面夺路而逃。

    而最先抢占了一处兵砦的数百兵,本来他们的任务是作为战场的战略支点盯在敌军侧翼的,但在见到友军竟然如此不济事,只好向着西面的山谷奔去。

    有泰山军突将看到了,带着二十多骑就追杀了过去,然后这些人就没能组织起反抗,被人数只有自己二十分之一的敌军给杀崩了。

    一切都是这么顺利。

    当大纛下的谢弼看着本兵追亡逐北,肆意收割着首级的时候,他就只有一个念头:

    “吕布,就这?”

    但作为泰山军的宿将,谢弼并不愿意如此想敌人,他暗想,这是不是敌军的手段,是想在追击的时候伏击自己?

    想了一下,他最终还是决定鸣金收兵,放弃了对剩余溃散的并州军的追杀。

    而当金声大作,很快就有十余名骑扛着一面大纛奔了过来,正是那面“吕”字旗。

    那问题来了,大纛在这,那吕布人在哪呢?

    想到这里,他反复看了一下周边地形,突然一个大胆的念头浮现在谢弼的脑海里。

    他张大嘴,不敢相信:

    “难道他是去……?”

    ……

    太岳山东麓,连绵不断的丘陵此起彼伏,无数生命在这里生发又消失。

    在这郁郁苍苍的丛林中,有一处山棚,是一些逃亡入山的流人和他们的子孙后代聚集成落。

    纵然这里已经是太岳山的边缘地带了,但依旧荒凉稀疏,这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没有人来找你收税。

    但今日,那些生活在这处小聚落的山寮们迎来了毁灭。

    不是因为他们犯了什么错,也不是他们得罪了什么人,只因为一支汉兵路过就对他们大开了杀戒。

    此时,在这处聚落的中心,张辽面有不忍的看着侧面的空地,在那里几十具尸体被杂乱的堆放在那里,其中甚至还有没膝盖高的小孩。

    他努力过,试图想救下这些人,至少救下那个孩子。

    但吕布却嘲笑他的妇人之仁,告诉他这些人如果放过了,将他们的行踪暴露给泰山军怎么办?到时候,死的就是他们这数十名弟兄。

    张辽叹气,但还是努力问为何连孩子也不放过。

    吕布却似是回忆,他告诉张辽,这是这个孩子的命,纵然不杀他,他也无法在这个山林中活下去。

    就因为这个理由,这个聚落就被消灭了。

    其实,张辽都知道,这些是理由,又不是理由。因为他了解吕布这些人,这些长于边地的武士经受了常人无法理解的苦难,这一方面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和战力,但也在他们的心中埋下了狂暴的兽性。

    而战争和屠杀从来都是宣泄兽性的最好手段,对毫无反抗的山民的屠杀,就是他们的乐趣。

    此刻的张辽突然有了离开这些人的冲动。

    因为他不是野兽,是人,是渴望光明的人。

    就在这个时候,他听到吕布喊他过去。

    将心思小心掩埋,张辽不再看那个小孩,转身而去。

    但他明白,自己终生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