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金墉

    第六百八十六章:金墉 (第2/3页)

就是要抓住一切能阶级跃迁的机会,由黑转白,成为汉家人上人。

    人就这样,对用阴谋诡计而获得的胜利,人们总会给失败者报以悲情英雄的同情。项羽如是,赵宋亦如是。

    ……

    金墉城顾不上其他友军了。

    ……

    城门关上了,但也更混乱了。

    收到了金墉城的警钟,各面战场的汉军也纷纷敲钟,以示回应。

    就这样,在一声声号子中,石弹不断砸击着金墉城,除了给金墉城震下点泥外,再无作用,反倒是在城下铺了不少石弹,为后续攻城还带来了不便。

    在旌旗密鼓中,泰山军的先头部队率先抵达了金墉北城附近,将野外挤得满满当当。

    如后人叙述历史,在确定大汉亡的那一年,那必然是以京都陷落为时间点的。正如昔日光武定洛阳而收天下人心,被视为正朔,泰山军在拿下京都后,虽然不至于羽檄定天下,但也让天下人都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

    金墉城有三城,朱儁任命了一位主将,两位副将。其中主将叫朱治,将一千八百人,镇守中城。两个副将叫凌操、芮祉,各将千人镇南北二壁,三人麾下皆是清一色的江淮子弟。

    城上的汉军们亲眼目睹着友军的崩溃,他们并不能看到东南两面的情况,但只看看最为兵盛的城西的样子,就知道如何了。

    不过,张冲最后拒绝和谈,倒也不是因为这个。正如他此前和众幕僚说的,这一次京都之战不仅打的是军事仗,更是政治仗。

    此时,城楼上,一众江淮兵皆看着主将芮祉。

    于是,他召各军军将大会,做了如下部属:

    不过徐晃也不着恼,反正有一枣没一枣的,既然阴的不行,那他就来硬的。

    巨大的声响混着尖锐的嘶喊炸响开来,但一片烟尘过后,金墉城完好无损。

    此时,连番手段下来,皆不奏效,徐晃眉头锁得更加厉害了。

    所以尽管已经行进到距离金墉城不足半里,但还是放弃了攻城,就地守在巢车的附近。

    ……

    此时,在金墉南城的凌操得了瞭望士的消息,吓了一跳,立即下令让人关闭城门。

    丹阳这个地方很特殊,其北部为徐上精华,南部为群山百脉,地势险峻,周旋数千里,山谷万重。

    众子弟顿兵:

    “呼!哈!”

    所以他征召了一批民夫、壮勇,然后从水门通过,用小舟顺着护城河直达金墉城,而入城的方向就是他们所在的南城。

    历史上曹操就曾招募丹阳兵,但路上哗变差点没丢了命。

    原来,之前京都城内的朱儁一直利用城外的护城河和水道网络给金墉城运输物资。

    每辆巢车都由数十头牛共同牵引,在巨大木轮的转动下,向着金墉城缓缓靠近。

    于是,徐晃赶紧叫停了抛石车。

    ……

    领头的泰山军随夫们正在巢车前忙碌,因为金墉城建在土垣上,导致道路不平,这些随夫正扛着原木铺在坡道上,好方便巢车爬坡。

    此时三城的守军纷纷惊醒,他们从各自的营区集结,开始往金墉城的城垣上飞奔。

    在他们金墉这边遭遇敌军石弹打击的同时,附近各处壁垒先后陷落。

    此时,大战还未开始,其余京都三面的泰山军还未发动进攻,整片战场都是静悄悄的。

    军中的大部分意志自然也裹挟着一部分的上层军将的想法,他们也反对王上同意汉军求和,当然这里面有多少是为了军功,就另说了。

    但半天过去了,那四辆巢车还是在原地停留,甚至因为受力不均衡,还栽倒了一辆。

    其实不仅是这几个,如孙坚,也是这阶段在朱儁的赏识下一步步崛起的。这个爱给予下级武人机会,尤其是家乡的寒门武人机会的大帅,获得了家乡子弟矢志不渝的忠诚。

    落日余晖,战场再一次沉寂。

    而城楼上,望着远去的烟尘,凌操肃然下令:

    “都准备起来,让北侉们看看我们江淮儿郎们的厉害!”

    同时周边又连同着吴郡、会稽、九江、庐江、豫章、广陵六郡,都是一些富饶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