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臧否

    第七百一十六章:臧否 (第1/3页)

    作为陈公袁绍的首席大将,鞠义的行军元帅幕的规格是很高的。

    首先就是有一班军事经验丰富的亲从扈将。这些人的都是在历届战役中就追随鞠义的,不仅了解鞠义的指挥风格,也保证鞠义对部队的掌控。

    鞠义能如臂使指的调度部队,正是有赖于这些人分插在各军之中。

    而除了这些亲从扈将之外,鞠义幕府也配备了幕僚团、军需团,这些都是袁绍为鞠义配送的,其中幕僚团中更是人才济济,颍川、汝南的俊秀之士充斥其间,蔚然可观。

    这些幕僚不仅仅为鞠义参赞,还需要负责军队的军纪、粮秣调度、支应,还有一些谍报、屯扎、营地部属,都属于这些幕僚们要做的。

    而这当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粮台的组建,凡大战,行营对粮台的设立都是重中之重,非是能力突出、备受信任之人不可任此职。

    对于行营的粮台吏,本来鞠义属意于钟繇的,此君之前在关东朝庭时期就与鞠义有过接触,鞠义很是钦佩他的能力。

    但最后袁绍去任命了枣祗,陈公以其有计画之才,知人善任,直接就任命为了粮台中郎将。

    本来这还无事,但刚刚鞠义刚和枣祗发生了冲突,这就不得不得让他多虑了。

    更让鞠义烦躁的是,原先他要文丑作为他的突骑大将,但袁绍同样没有同意,而是为他配置了张郃。

    张郃带着三千北府骑团加入到了鞠义的行营,直接隶属于鞠义的帐下。

    这就让鞠义有点不知道该喜该忧了。

    文丑和张郃一比,前者能力突出但却有些不可控,而张郃与文丑一比,好像骑战能力没有太突出,但无疑是非常可靠的。

    军中都知道文丑的脾气爆裂,虽然的确勇冠三军,但寻常将帅压根不被他放在眼里,也时常自行其是,是一个不稳定因素。

    而张郃呢?他本身并不是袁氏出身,而是当年北军的底子,当年在崤函战场上,其族兄被诸多关东将所卖,兵败被杀,张郃只能投庇于袁氏门下,但其实也只是外系人物。

    直到了袁氏一门被杀,袁绍单骑奔汝南,张郃等老军将们弃军投奔袁绍,因忠诚得到了考验,才得以领兵。

    而在鞠义看来,张郃用兵就在于一个谨慎,这是好事,尤其是有这样一个骑大将来辅助他。

    但鞠义为何一开始要的文丑呢?只因为他和张郃有矛盾。

    当年张郃初领兵,鞠义就曾嘲讽过他,言一北人也能带南兵?但没想到张郃在没有军官团辅助的情况下,竟然将两千汝南兵编练得有声有色的。

    这让鞠义大为不爽。

    其实军中就是这样,你说有什么大矛盾吧,没有,但往往就是这样的小事却会成为倾轧的导火索。

    因为他们争的不是那件事,是那口气,是那个威胁。

    所以鞠义从袁绍给自己的配置中,他就看出了袁绍的想法,那就是配的都是和他有矛盾的,但能力又很不错的军将。

    这样的人既能办事,又能制衡鞠义,让鞠义不至于将部队带跑。

    但鞠义要的是什么?他要的是如臂使指,而不是这样三心二意的部下。

    所以鞠义在出发前就试图将张郃赶走,他先是让张郃配置到他的族弟鞠演的帐下,让鞠演挑他的错。

    但鞠演后面无奈告诉他,这张郃遇事冷静,处事坚决,能力非常突出,尤长于统帅,而他统帅的三千北府骑士也对他非常爱戴。

    要知道这张郃统帅这些人可没有多久呢。

    当时鞠义就问了鞠演一句话:

    “如果让你统帅北府骑士,你能拉走多少。”

    可鞠演怎么说的呢?他说:

    “咱现在连冀州话都说不顺,如何带这些北人?”

    于是,鞠义只能作罢。

    他明白自家族弟和张郃差太多了。

    人家张郃可以学汝南话,你鞠演就学不得冀州话了?只是没那个心思罢了。

    所以最后鞠义就将鞠演给调了回来,重新做他的帐下骑督,此刻就随着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