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六章 :猎熊

    第九百一十六章 :猎熊 (第1/3页)

    尧王山下,杀声震天。

    成千上万的泰山军如同巨大的铺盖一样铺满山坡下的山田,无数明黄色彷佛金鳞一样层层围绕在药王山上,爆发出无穷的声浪。

    在尧王山腰处的阵地上,夏侯惇浑身是血的呼喝着,命令溃兵再一次返回前面的阵地。

    即便是刚刚夏侯惇已经当场斩杀了逃窜的曹将,但依然没有能够让这些丧失胆气的曹军再回去。

    夏侯惇不说话了,而是从后面召出一批穿戴铁甲的背旗兵跳下山坡,用刀戟威逼着这些溃兵退了回去。

    现在已经是战事爆发的下午了,但仅仅只是两个时辰不到的时间,夏侯惇已经丢掉了他全部的外围阵地。

    泰山军太能打了,出现的也太意外了。

    谁能想到当早晨山间的薄雾退散时,泰山军竟然会直接出现在了尧王山脚下,就好像是天兵天降一样。

    两侧山间道的森林阵地是最先丢的,这些人甚至没有发挥出他们应有的战力,就被猛冲猛打的泰山军给击溃了。

    曹军将战场设定在齐国丘陵地区固然是为了方便打伏击战,但却并没意识到,这起伏蜿蜒的丘陵密林却是这些泰山军的主场。

    来自鲜卑山和长白山诸部落的平州武士在这里找到了在家乡狩猎的感觉,在这里充分发挥着战斗力。

    那些森林内的曹军在片刻就被击碎,不断向着尧王山主峰阵地撤退。

    也正是顺着追击的路,那些泰山军勇士们一刻不歇,顺着这些溃兵就冲上了尧王山。

    而现在,尧王山脚下的曹军也被击溃了,沿着山脊线慌忙跑到了中峰。

    一直在这里调度防线的夏侯惇是又急又气,连接斩了几个爱将,才将溃乱的趋势给稳住,并用手上的督战兵给驱赶了回去。

    但不等这边夏侯惇这边歇两口气,刚刚被整束着的曹军一下子又乱了,然后他就见到一支披着铁甲的泰山军就冲了上来。

    他们举着刀兵在曹军人群中大肆屠杀着,嘴里不断呼喝着不同的语言,嚎叫声撕裂天空。

    也正是这个时候,夏侯惇终于明白为何山脚下的兵溃退得这么快了。

    仅仅是看一眼,夏侯惇就能看到这些甲士的甲胄至少四十斤,但这些人披着如此重的甲胄,却依然能在山林沟壑间跳荡奔冲,这是何等的体能?

    披四十斤甲奔行,本已经是古之魏武卒一般的精兵了,而现在这些人却能在沟壑间跳荡,那简直是比魏武卒还要精锐呀。

    此刻夏侯惇内心充满了不解,不明白为何泰山军总有那么多的精兵。

    良臣猛将固然难得,但细细去寻也还是能找到不少的,只要上位者能有容人、用人的格局,自然不愁人才奔赴。

    但军中有精兵,出精兵,那就不简单了,那不仅是整个体系的优秀,更是有足够的精兵来源地。

    和外行人理解的不同,精兵的成就并不是在军营和战场,而是在入营之前就已经是了。

    只有在成长的过程中就有意识的参与到军事技能的训练和使用,然后肉食主食又不缺,才能养成一个精兵的底蕴。

    也正是这个原因,历代中原王朝也只有少部分地区的人口才能成为帝国的精兵来源地。

    农夫可成兵,但要想成为精兵那就需要在血与火,在大浪淘沙中才能成长出来。所以明明中原王朝在人口上比所有草原、东北势力的人口加起来都要多,却常在军事上弱于对方的原因。

    一语道之,那就是古代战争很少有技术能将人口优势转变为军事优势,唯有进入到了热武器时代,军事技术的进步才彻底敉平了人与人之间的鸿沟。

    曹军战斗力的确是不弱的,他吸纳了大量的青州黄巾、本地游侠、破乱庄园的武士、琅琊群峰的盗贼,以及豪强部曲。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吃武艺这份饭的,在长久的军事战争中也历练出来了,所以曹操赖之可以横扫偏安的徐州。

    但强不强又要和谁比了,泰山军此前战斗力其实和曹军现在也就在伯仲之间。

    可能因为军制建设和分地加持军心会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