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第1/3页)

    小学上到三年级,钱爱书差不多已是钱家坳少有的知识分子了。学校离钱家坳远,他只能住校,每周六回家一趟。星期日从家里拿上一罐咸菜,炒点豆子、花生米再背上一小袋粮食去学校,这就是他一个星期的过活。

    五年级,钱爱书去了离家更远的高级小学,去得远了回家的次数也就更少了。他的过活就靠钱老爹每个月用牛驮一大袋粮食,还有家里钱大妈在伺候着的老母鸡下的蛋换的十五块钱支撑着。有时候鸡蛋卖不出去了,钱大妈就把鸡蛋捎到学校给他,让他在食堂蒸饭时煮了吃。

    总体来说,钱爱书的小学生活是幸福的,虽然吃得不是很好,但也不至于挨饿,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可是在这种穷乡僻壤的地方,人们能过着刚刚吃饱的生活就已经很知足,虽然外面的世界早已经是花花绿绿。

    除了每年暑假农忙“双抢”,钱老爹和钱大妈从来不让钱爱书下地去干活。就算家务活,他们也从不让他插手。从钱爱书一上学开始,钱老爹只要一看到他就没有了二话,总是那么一句——崽,读书!哪怕他已经把书本倒背如流了,他也不能不听他爸的话。

    就这样,很快钱爱书就上完了小学。考完高小升初中的全县统一考试,钱爱书心里已经做好了回家务农的打算。他知道自己可能以后不会再读书了。因为这山里头从来没有人上过初中,也从来没有人考上过初中。初中要到县城里去上。

    暑假。钱爱书早上去放牛,中午去割草,下午也是放牛。钱老爹吩咐他,暑假的任务是把家里的大水牛养得膘肥体壮的。钱爱书向他爸保证说,就算他饿瘪了肚子,大水牛的肚子也一定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