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写信

    第二十四章 写信 (第2/3页)

保荐了即将离京往江西一带决断刑狱的刑部主事明若水协办此事。

    “然后他们就会知道兵部允许万全都司调兵剿匪。”

    阿池不懂了。

    图南依旧静静地看着自家姑娘。

    赵肃睿伸展了下筋骨,转身往书房里走:“那就再让他写一封信,就说万全都司章咏带兵剿匪正巧救出了他,因见他一表人才,甚为赏识,有意留他做一幕僚。”

    走到廊下,他转头看了看还懵着的阿池:“有了这一封信,宁安伯府自然要往宣府送钱送东西。东西和人都不会多,钱却不会少,且多半是银票,图南你带人盯紧了,在燕京往宣府去的路上将这些东西统统拿下。”

    阿池恍然大悟。

    她家姑娘是在放线钓鱼!

    “图南拿到东西之后,立即安排人往宁安伯府再送第三封信,信上写他与章咏结交之后得知章咏与刑部侍郎卓生泉将要结作姻亲,他想要请章咏帮忙让宁安伯府与卓侍郎搭上线,如此一来就能早日救回他爹,章咏已经意动。”

    见小丫鬟们一脸崇拜地看着自己,赵肃睿颇为自得,又把自己定下此计的细微之处也说了出来:

    “章咏此人惜兵爱财,胃口不小,宁安伯府四下打听自然能得此消息,知道章咏意动,自然会竭尽所能。可此时的宁安伯府摇摇欲坠,他们想要往宣府送礼定然不敢大张旗鼓,想来会是只让几个人押送几车东西,说不定里面还有个谢家的爷们儿压阵。”

    他搓了搓手指头:“到时候,图南你多带几个精锐,连人带车,都给我带回来。”

    “是!”

    赵肃睿说得尽兴,连月事带来的烦闷都散去了,他在屋里站定,不去理会带着人把谢家一干人等都拖下去的图南,而是看向脸上带笑的阿池。

    “你方才说有好玩儿的,可有我这计策好玩?”

    “那自然没有。”阿池将手里的大氅挂好,“只是从前姑娘总是做来解闷的。”

    赵肃睿难得有了兴致,片刻后,他看着阿池小心翼翼地打开一个纸包,里面是一些深青色的粉末。

    “姑娘之前没受伤的时候就说过应该重新制一些花青来用了,这些是青黛*,姑娘,咱们来制色吧?”

    这有什么好玩儿的?

    赵肃睿的兴致没了。

    他抿着嘴不肯动,看着阿池又起了一个小泥炉,泥炉上摆了个装着黄水儿的白瓷小碗。

    “这是我白日泡发的骨胶。”知道自家姑娘不记得了,阿池一边做一边教,“只要把煮好的骨胶和青黛泥在一起,小心研磨,等色都融进水里再一遍一遍地沉净飞水,最后取色水煮去浮胶,再熬煮、烘烤,最后就能制出花青色的锭子了。姑娘您不必动手,只管看着奴婢做。”

    左手敛着右手的袖子,阿池取了一根小木棍搅拌了一下白瓷碗里的骨胶,笑着说:“姑娘从前总是嫌弃外面画材铺做的色不够精细,着色轻浮,也确实没有人比姑娘更精细了。”

    赵肃睿的目光从阿池的脸上掠过,看向了那个白瓷小碗。

    胶熬好了,阿池戴上了一副早就被各种色染到斑驳的手套。

    书房一角的边桌上一直有一块内里略凹陷的石板,赵肃睿本来以为那是用来放花瓶的,还嫌弃它朴拙难看,没想到阿池竟然搬起它放在了案上用来当研磨色料的器具。

    白色的瓷杵碾压着青黛和骨胶,把它们和成了泥。

    阿池低着头静静地做,屋里越发安静了下来。

    赵肃睿坐在了文椅上,手指不耐烦地在桌上敲了敲,桌边摆着一碟被剥出来的石榴籽,他抓了一把直接填进了嘴里。

    青黛与骨胶混合出的靛泥被研磨得越来越细滑,阿池往里面添了点儿水,又说:

    “其实楞伽斋制出的色锭子姑娘就很喜欢,不仅够细,溶水快,色也好调,只是价钱也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