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重阳

    第三十一章 重阳 (第2/3页)

如麻,百姓苦,百姓中的女子尤其苦,能看见之人却寥寥无几,沈离真算是我的半个知己。我既然得她助力良多,别说她只是想掀翻一个区区三流的伯爵府,就算她让我替她去掀了哪家藩王的封地,我也没什么做不得的。”

    名叫卫初言的女官静默了片刻,笑着说:“既然这般,公主何不留着离真娘子在府中多待些日子?反正有研究金石碑刻的名头在,也省得谢家人再打扰离真娘子?”

    “不必。”赵明音摇了摇头,“昨日我见的……”

    话没有说完,赵明音眨了眨眼睛。

    昨日沈时晴和她从前见过的截然不同,却又并不让她感到陌生。

    “不知道为什么,我看她东张西望活灵活现小狗似的样子,还觉得有些熟悉。”

    说完,赵明音自己先笑了。

    一阵风起,她紧了紧身上的斗篷转身走下了角楼。

    “让文长史辛苦些照旧去宁安伯府要人,只管不客气,不必给谁面子。”

    “是,公主殿下。”

    ———

    重阳节一早,沈时晴就穿着全套衮服袍头戴金丝翼善冠去给太后请安。

    太后还是照旧不见,只让身边的宫令传了几句话,意思就是说让皇帝带着群臣登高的时候也不要只记得玩,得想想大雍历代先帝如何筚路蓝缕才有了今日盛世。

    沈时晴应了,又回乾清宫用膳、看书,等到太阳升起,才终于起驾前往万岁山。

    京中有头有脸的官员早就在午门前等了许久,等圣驾从皇极门出来便分列两队浩浩荡荡地跟在御驾后面。

    即使如内阁大学士、各位国公、大将军此时也要跟在皇驾后面徒步走向万岁山。

    站在队首的李从渊深吸了口气,为了今日他可是提前半月就每日夜里在院中遛弯散步。

    这时,却有大太监从后面一路小跑过来:

    “昨天夜里皇爷就叮嘱了,几位老大人日日为国操劳,今日特赏老大人们坐轿上万岁山,小儿孙们已经准备好了肩舆,老大人们,上轿吧。”

    二狗说完话,众人便看见一群小太监从东面的金极门抬着肩舆快步跑了过来。

    几位阁臣连着没有入阁的几位尚书大人还有英国公等人连忙跪下谢恩,唯独李从渊有些纠结,他跪了,却又不是很情愿。

    毕竟,虽然已经手掌吏部成了实际上的内阁首辅,可他今年还不到五十。

    实在算不上“老”大人。

    英国公应晟见李从渊在肩舆前踌躇,他一把将李从渊推到了座上,推完,他哈哈大笑:

    “李阁老虽然年纪不大,身板却连老夫都不如,这肩舆你还是好好坐着吧。”

    李从渊一时无语,英国公今年七十有四,结结实实的四朝老臣,一顿饭还能吃五斤肉,要是跟他比身子骨,满朝文官一半儿都得算是腿脚不健全的。

    “多谢老国公,方才本官只是在想今年既然不用走上山,省下来的力气就该多做几篇诗文以谢陛下厚待。”

    “哈哈哈!”不通诗文的老国公瞬间想起自己耳背,一个字也没听见。

    万岁山位于西苑东北角,百官们一路所见都是西苑树木金黄秋水微凉的景象,跟在后面的朝臣们时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