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流亡者涅槃重生 019章 登堂十二柱

    第一卷 流亡者涅槃重生 019章 登堂十二柱 (第2/3页)

广设要职,使民人少而牧官多,政出多门,莫知其所从。十二柱国共坐一堂,合议国事,使三上柱国常伴君侧,出则九柱国多劳,行民间秉治国政。若再言分职守,臣非外朝机要久矣,亦须听其明细。”

    好巧妙的转折,虞博言岂能听不出其中玄机,若是自己接话,就是应下公子虔排斥公子骘的设计,没有王上首肯的前提下,未必不当由公子骘代表宗室子弟补充发言。可若此时不及时发声,以后相互关系更为疏远的外姓大臣更不会追随自己形成合力,春平君乱政的教训历历在目啊;可优先发言的好处就是把轻松占理的地方尽数堵上,针对国君的话诸句挑理,已属不敬,看不出诚意秉政之处,话里的意思,还是那套乱炖一套由宗室为代表的贵族浑水摸鱼、架空君权的把戏,国朝这盘新棋若跟着下子,就要步步跟着、防着、哄着、让着,被迫站在难于立足的落脚点上,变成旧日忍气吞声的跟班,欲求破解之法,也不过郭开一党曲意逢迎君意、扯起大旗而行争夺民利的苟且之事,如此方能再由君王处借来权力,可那样,正经难为的政事可就荒废了,这代政,究竟做不出新政气象来呵!

    公子虔呐,你这一记老拳发力绵厚,我虞某人就算纯为赵社稷,硬接也得接下来!

    “王上,臣虞博言有些不同见解,语有不周,列位见谅!私以为柱国高下之争,非因名号,实在功绩,旧时邯郸争议何多?全在公卿久居朝堂,远民间而厌庶民,空议高论然乏实践,所出谋划,至政令下达各县中里邑之时,徒为小吏捉弄百姓,肆意曲解令则,唯视鱼肉百姓为其任,余事充耳不闻。待民怨沸腾酿为变乱,急逃城中守其家,呼将出兵往以平。辄有外事,以通敌大罪按压民情,人不敢言——”

    不待虞卿说完话,公子畤冷冷地打断,只轻飘飘地一句:“现在不是邯郸时候,议定官职与爵位更不需要翻投降者的旧账!”正堂内的气氛瞬间冰凉起来,日头偏入房间内的光芒刚刚好抵消边地早间的清凉,恰到好处的节点被一个貌似不该再‘多嘴多言’的人凝固住了。显然那失势的公子畤不甘为人后,此时他不仅是要靠抱紧血缘更亲近的公子虔大腿重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