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万里长征第一步

    第37章 万里长征第一步 (第1/3页)

    二月十五。

    晴。

    宜赴考。

    卫如意知道卫辰县试,临考前几天,专程请教了住在巷子里的老秀才,按照老秀才的经验,提前给卫辰备了一考篮的东西。

    譬如装卷子的卷袋、盛文房四宝的竹盒、还有臂搁、镇纸、铜字格等小物件,以及一个可以对折的小板凳,方便在考场外时坐着候场。

    应考前一天晚上,除了卫辰自己安安稳稳地睡了一觉,张家一家三口都是一宿没睡。

    卫如意半夜就起来蒸了发糕、蒸饼,配上切成小块的蒸腊肠和千里脯装进食盒里。

    张旭也不赖床了,听见梆子声就从床上爬了起来,上楼把卫辰摇醒,催着他赶紧起床洗漱。

    张明花重金雇了辆牛车,亲自赶车送卫辰去县学,确保卫辰能在五更之前入场。

    卫辰洗漱完毕,用了早饭,就提着考篮登上了张明的牛车。

    车子一路颠簸,转过巷口,朝着县学而去。

    卫辰挑开车帘,只见大街上已是车马辚辚,每辆车前都挑着一盏灯笼,星星点点,橘红色的灯火在街道上汇成一线,蜿蜒如一条长龙。

    到县学时,门口的广场上已经围了许多人。

    卫辰从牛车上跳下,放眼望去,考棚前一片熙熙攘攘,都是来赴考的考生,最多的就是十四五岁的少年,也有如卫辰这般稚气未脱的孩童。

    卫辰甚至看见一个两鬓斑白的老人颤颤巍巍地站在冷风里候场,心中不由地生出一阵酸楚。

    县学大门口,四个皂吏如同门神分列两侧,目光中带着审视和淡漠。

    对他们来说,县试已经是司空见惯了,每年都会举行一场县试,每次都会上榜近百名学子,实在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宥阳县三条腿的蛤蟆不多,两条腿的读书人遍地都是。

    别看眼下这近千学子个个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又有几个能连过县府院三试,取得秀才功名?

    至于举人、进士?

    那就更不用提了。

    这些见惯了大场面的皂吏扫视着乌泱泱的人群,眼神中没有一丝波动,并不打算提前放他们进入考场。

    卫辰在广场上摸索一阵子,终于找到了早早来此候场的盛长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