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第209章 (第2/3页)

是汴京城中能与她一较高下的,也没有几人,二位一听便知。”

    顾廷烨闻言恍然,自古歌妓色艺难两全,这陈四娘长相略逊,还能混到一口饭吃,想来她的琵琶技艺应该是很不错。

    只不过,赵策英说连汴京城中能与陈四娘一较高下的都没有几人,这个顾廷烨就有些不信了。

    陈四娘进了包厢,向众人行了礼,也不多话,就坐到一旁的绣墩上,从丫鬟手中接过琵琶,信手一拨,轻快的曲声便充斥于包厢中,叮叮冬冬,恰如珠落玉盘。

    赵宗全配着曲子敬了卫辰一杯,压低声音说道:“这位陈四娘的琵琶高妙无比,堪比唐时大家康昆仑,当年也曾是樊楼行首,韩大学士的寿宴上,还专门请了她去。奈何岁月不饶人,新人换旧人,这陈四娘几经辗转便流落到了禹州。”

    赵宗全举着酒杯自顾自地说了一阵,然而,卫辰却是根本没有作任何回应,只是微微阖着眼睛,一只手随着曲子的节奏轻轻拍打着大腿,脸上还挂着澹澹的微笑,显然已经沉醉其中。

    赵宗全见状不由哑然失笑,这位知州大人还真是个妙人。

    半晌后,一曲终了,陈四娘欠身退下,顾廷烨兴奋得连连击掌,将面前酒杯中的烈酒一饮而尽。

    赵策英也陪了一杯,而后哈哈笑道:“顾兄,我没骗你吧?”

    顾廷烨用力地点了点头:“一曲清韵,悠然飘渺,令人如饮仙酿,顾某今日真是来着了!”

    这时,一直闭目聆听的卫辰也缓缓睁开了双眼,看向赵宗全,笑着问道:“赵团练,此地可有纸笔?”

    赵宗全闻言顿时精神一振,讨要纸笔,这意思还不明白吗,卫辰这是要当场挥毫了呀!

    一旁的赵策英眼中也满是期待之色,他其实对文学并不怎么感兴趣,唯独喜爱卫辰的那篇《陈情表》,字里行间的拳拳报国之心,极对他的胃口。

    如今卫辰又要有新作问世,还是当着自己的面,赵策英又岂能不激动?

    只是不知道,这位世人口中的兴云先生这次究竟要作诗还是要作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