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入理,入情

    第333章 入理,入情 (第2/3页)

    其实这么久的时间过去,类似的舆论已经有了显露的迹象,汴京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议论,都证明了给云氏减罪的判决,才是真正的人心所向。

    因此,卫辰恳请天子顺应民心,下达敕命给云氏减罪。

    并且事后根据此次桉件,调整相关律令,明确其含湖之处,使有司今后再遇到类似桉件时,能够有法可依,无须再劳烦天子下达敕命。

    这封奏章完全符合卫辰的风格,实事求是,合情合理,眼界和格局都要高过了朝中其余官员一大截。

    而且卫辰不依附于帝党和后党任何一方,只是通过对于法律条文和法律精神阐释和解读,就得出了事情的解决办法,轻巧地避开了政治上的站队。

    当然,不论卫辰在奏章中论述得有多么鞭辟入里,就最终结果而言,他终归还是支持给云氏减罪的,算是与天子观点相同,势必会为太后所不喜。

    如今玉玺掌握在太后手中,要是太后那边始终不肯松口,便是赵宗全有心下达敕命,给云氏减罪也没用。

    因此,卫辰又单独给太后上了另一封奏章。

    在前一封奏章中,卫辰已经将道说得很透了,这一封奏章就不必再去讲什么大道理了,而是要牢牢抓住一个“情”字,以情动人。

    奏章开头,卫辰并未开门见山地切入云氏桉,而是提到了一桩旧事。

    当年赵真在御花园中散步,走着走着,忽然觉得口渴难耐,于是频频回望,然而身后的侍从们却没能领会赵真的意思,什么反应都没有。

    等到赵真回到寝宫时,才迫不及待地向当时还是皇后的曹太后讨水喝。

    曹太后端上水后,见赵真一阵牛饮,忍不住问道:“官家怎么不在外面向侍从要点水喝,居然渴到这种地步?”

    赵真苦笑道:“朕用眼神示意了他们几次,他们都没有端水来,朕怕这时再向他们索取的话,就会有人被管事的怪罪了,所以朕只好一直忍着不说。”

    这并不是个故事,而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并且在宫女和内侍中广为流传,而曹太后更是此事的亲身经历者。

    卫辰在奏章中提及此事,一是表达自己对于先帝的敬重和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