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 新的方向(加更)

    259 新的方向(加更) (第2/3页)

装备带来的战术变化需求,高建武顺势提出了双方进行整连整营的协同实战演练,让平安的主力营同358团主力营彻底以班排打散混在一起进行战术演练。

    以便让双方更加了解对方的战斗力。

    这一下子让358团这些自认为自己是正牌军干部战士被震撼住了。

    班级单对单对抗,完败!

    排级单对单对抗,完败!

    连队单对单对抗,完败!

    358团这边起初还不服气,提出了由于装备差异而采取2打1的对抗,结果仍然是完败!

    巨大优势的机枪火力和迫击炮火力,根本不是人数就能逆转!

    这一个巨大差异,在共同演练过程中,双方战士们私下不断的交流,互相影响,极大改变了358团底层的心态。

    至于说这些影响什么时候开花结果,那就是润物细无声的水磨活儿,虽然有些慢,但是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深入后,自然会有收获。

    ......

    赵刚在平城按照高建武的方案陪着楚云飞玩这些花样的时候,高建武早就到了晋阳。

    晋阳这边早就是大老云集,但是在人才招募上没有人轻易把投奔的人才分配出去,而是等着高建武过来处理。

    “这100个青年学生去晋阳机场学习飞行技术。这300个青年技术工人去晋阳兵工厂,这一批专家教授都分配去我们的电子厂、钢铁厂和化工厂去研究新的产品。这些熟悉炮兵的人是防空营学习高射炮的使用......”没有多少功夫,高建武就把新来的这些人才分配了出去。

    因为在他回来之前,已经有人才处的同事,把这些人才分门归类。高建武只是需要把他们的去向定下来,所有的事情就很快得到了解决。

    极大的缓解了高建武原来手头各项事情开展的人才缺口。空军和军工大体系都有了飞速的发展。

    在做完了收复整个晋地的攻击计划以后。

    高建武向总部提出北上寻找新的帮助。

    现在从北边的通道已经打通,但是在物资供应方面双方并没有大的突破,因为这个时候对方也是物质非常短缺的时代,没有多余的物资。

    但是高建武手里有些东西正好也是对方需要的,就想去换一些急迫的东西回来。

    比如心心念念的t-34!

    高建武并不需要多少数量,而是需要有这样一个幌子,可以把自己获得的技术堂而皇之的拿出来,在晋阳兵工厂开始大量的复制。

    在拿下了晋阳以后,车辆工厂那边安排的发动机研究试制已经取得了新的进展,第1个样机已经生产出来。有了陆王的发动机制造经验,现在车辆厂发动机团队已经拿出来者陆王发动机上的第一个改进型号,增大了将近百分之十的动力!

    这就让红星牌农用车有了更强的动力驱动,拉着105毫米榴弹炮跑都没有问题了。

    而新的红星卡车(吉斯150(老解放))发动机也按照高建武提供的工艺设计要求试制出来,这个团队的技术面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