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 新的身份

    359 新的身份 (第2/3页)

量,否则这一块不知道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去了。能从史密斯这里获得外购子系统,那就很快形成量产规模。

    Y-6虽然不够高大上,但是现阶段还是很管用的。

    “高,你知道我是航空工程师出身,要从头建设一个航空器制造公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史密斯没想到高建武还盯着自己,“现在我还在服役期间,肯定没法来同你一起做这件事,不过我可以邀请一些朋友同你一起合作。”

    史密斯松口道。

    “那就太好了。约翰,这件事我们可以立即操作起来,你有哪些朋友请介绍给我们,我们在北美立即成立一家航空产业链公司,放心,等你退役,这个公司的CEO肯定给你留着,我们是并肩作战的老朋友,在这方面,我肯定更相信老朋友。”

    高建武高兴地说道,他拉史密斯最大的目的无非就是这一点,看中了他身后深厚的航空业人脉关系,现在史密斯位高权重,他说的话对于航空界工程师来说,比高建武拿钱去砸还要管用。

    要想把Y-6打造出来快速能飞上天,显然依托北美航空工业雄厚基础会更快。

    他不需要将整机在北美制造,而是把这个整机分解出来,在北美这边完成大部分子系统生产制造,至于机体部分在晋阳的航空基地或者汉口航空基地制造和完成最后整机组装。

    同盟军的联合作战生意没谈好,高建武倒是同史密斯达成了私下的商业合作交易,当然现在史密斯并没有直接出现在高建武商业版图之中,只不过这些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现在大环境方面,双方是关系密切的盟友,史密斯对于这些倒是也没有什么忌讳,真的替高建武张罗起来一家北美联合航空工业公司来,司徒先生和南洋商会作为幕后的大股东掌控了绝对控股权,而史密斯介绍的几个航空界有影响的工程师分别担任了CEO/CTO等职位,公司很快大张旗鼓招收人才,开始按照高建武Y-6分系统设计来研发和制造相关子系统。

    对于这款原型就是脱胎于50年代初期技术基础的螺旋桨运输机,完全没有任何的技术瓶颈,按照高建武的要求,现在101厂方面并不需要他们进行大规模的设计和验算,直接按图纸生产就行了,机体方面这些常规部件制造速度自然飞快。

    材料方面主体采用了高建武爆出来的高强度航空铝合金,完全超越了现在其它国家铝合金材料的强度,比起原版机体的强度更好,这方面完全不会有问题。

    手里有得力人选后,北美的这家航空公司都已经完成了初步的组建和几个子系统设计图纸的消化吸收工作,他们在一个收购的破产小航空工厂中已经开始了高建武需要的航电、起落架等子系统设备的生产制造。

    在这个战时,很多产品都是这样的模式,史密斯的那些航空界朋友们也不觉得奇怪,高建武给这家公司留出来30%的加工毛利空间,这就让史密斯那些航空界朋友们一个个干劲儿十足,按照高建武的产能规划,他们不需要担忧市场销售,一年销售额可以达到上千万美元,毛利300万美元,这可是一大笔钱。

    除开公司运营费用和税费,一年下来利润超过百万美元,对于公司那几个管理层来说,这就意味着起码有几万美元的分红可拿!

    北美的分公司源源不断生产制造Y-6配件,开始正式申报出口,由于技术含量不高,加上司徒先生的贸易公司现在也上了台阶,很快就以常规航空工业产品方式开始批量运输到高建武这边。

    等到这批配件到达后,应该很快就能够把Y-6组装完整进入试飞阶段。

    高建武就在这样平淡而充实的日子里,看着自己交代下去的项目一个个取得显著的进展。

    但是又增加上万大兵伤亡的麦克将军却终于顶不住同僚的和国内的压力了。

    鉴于高建武过去优秀到没有朋友的战绩,加上白房子副手从中周旋,麦克将军先是同意划拨一支分舰队给高建武直接全权指挥作为条件,但是舰艇的所有权在战后要还给盟军方面。

    但是高建武断然拒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