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 吃饭问题

    391 吃饭问题 (第2/3页)



    准备按照现在技术条件,抽到一批农业专家组成师资队伍,首先按照每个县抽调一部分骨干进行农业技术集中培训,让这些县里的技术人员学习好技术后,然后回到县里开办夜校,把乡村两级的技术人员培训再抓起来。

    这样的话首先要解决的是实用技术培训教材的问题。高建武不可能让技术专家从基础的原理讲起。而是着重于实用和浅显易懂。

    想到这里,高建武把农业技术培训教材编写作为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单列出来。

    然后从粮食的种类出发,列出了小麦、稻谷、玉米、谷子、高粱、红薯、大豆、土豆、胡豆、豌豆等大宗粮食类作为首期需要进行实用技术培训的类型,开列出来一个清单。

    从选种、育苗、田间作业、追肥、灌既等几个方面应该怎么样详细操作,列出实用技术包含的内容。

    ...

    大旅长一句话,让高建武殚精竭虑有了好多天才把这个事情理出一个头绪来。

    「建武,我这趟路真没白跑,看了你这些措施和方案以后,我感觉解决吃饭问题还真的有希望了。这几天真的辛苦你了。

    如果你的方案推广出了成果,千千万万老百姓都会感谢你,说不定把你供为万家生佛。」

    大旅长看着一双黑眼圈的高建武,翻开看了看高建武手写的农业问题解决思路的草桉,越看越惊喜。

    因为高建武在这个方案里面一点都没有玩虚的。从杂交水稻的科研项目到农业艺校的技术传播途径,每一项都列出了详细要解决的问题。

    虽然说接下来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去做,但是有了这个思路以后,大旅长仿佛看到人人都能吃饱肚子的那一天。

    因为高建武对于杂交水稻育种成功的定义,是亩产500公斤!这是什么概念呢?当前水稻亩产正常年景条件下就在200公斤上下的水平,高建武这是直接要翻一番都还不止啊!

    虽然不知道高建武是从什么地方得到这样的数据,但是从以往行事来看,高建武从来不在这些大问题上说虚话。

    「旅长,那可不行,绝对不行!这件事后续我是没必要参与了,我也就这点水平,这个方案呢我是提出了一个思路,如何完善还得你找领导和专家们,就别给我署名了。」高建武吓了一跳,赶忙推脱道。

    万家生佛,开玩笑,这个帽子实在是太大,高建武承受不起。

    「行啦,你也别怕这怕那的,刚刚也就是跟你开个玩笑,咱们干革命工作的不兴讲这一个。说起来你这个方案要做的事情可是真多呀。

    光是提纲就写了10多页。接下来这一套工作恐怕真的不少。回头我把这个方案报上去以后。你这边作为思路的提出者,不可能就此撒手不管,接下来怎么做还得你来把关和指导方向呢。」大旅长摆摆手。

    「时间紧,任务重,我就不在这里瞎扯了,我得赶紧回去把你这个方案吃透,形成材料汇报上去。这个事情我们要做就往大里做。解决整个根据地的吃饭问题可不是一个小问题。我相信领导们也是十分关心这个问题的。」

    ...

    大旅长说的事情,很快就应验了。当他把报告递上去以后,果然引起了高度的重视,这件事情甚至变成了根据地第1件要事。

    杂交水稻的研究很好决策,领导拍

    板抽调根据地不下50名农业专家专题研究,在南海根据地选择五千亩上好的水田来研究,水稻品种这块立即开始搜集,从今年开始至少要弄出来上百个杂交组合试验,初期肯定是用不了5千亩来做杂交,因为还没有遴选出来优势品种育种,每种杂交稻顶多用一亩水田就够了。

    剩下的那些水田就是用来做高建武提出来现有品种产量提升试验用的,专家们现有试验采用多少化肥,田间种植多少间距,灌既用水以及除草等一系列实用技术的提炼和测试。

    这些实用技术将来都要写到实用培训教材里面。水稻是粮食种植的大头,这一块如果搞好了的话,将会解决粮食的大部分问题。

    接下来小麦这个品种也要按照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