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卫宣陈国救孔融

    第146章 卫宣陈国救孔融 (第2/3页)

纪轻轻就成为比二千石讨贼校尉,孔融原本自己和卫宣属于两条路上的人,一个依靠名声在朝中混,一个依仗家世和军功升迁。

    却没想到自己刚刚离开洛阳,就遇到了这位年轻的校尉,先前看到卫宣手下骑兵迅速控制战场的情景,孔融终于意识到这卫家虎知兵之名可不是浪得虚名的,孔融朝着行礼的卫宣摆摆手说道:“今日可是多亏了仲道你啊,不然融这怕是没机会去北海了。”

    卫宣一听就明白了孔融这是去北海就任太守,于是表情十分古怪地看了一眼孔融,心说这才哪到哪,这刚刚离开河南就遭遇了山贼,青州、徐州黄巾闹得可是比当年的张角还厉害,按照这位运气和实力想要平安走到北海那真的需要奇迹。

    孔融似乎明白卫宣那一眼的意思叹了一口气说道:“世道不太平,融原本以为这一路会吃点苦,没想到这刚出河南就遭遇了山贼,哎……由此可想而知青州百姓是处在怎样的水深火热之中,融就更加想尽快到任了。”

    卫宣只能在心中佩服这个时代还是有不少单纯名士的,孔融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不过也是纳闷,既然青州黄巾闹得厉害,为什么孔融这个时候去上任,而且看带的随从也不过二十来人,孔融本就是十分聪明的,不等卫宣发问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三府同举?”卫宣吃惊地看着孔融,他知道孔融之闻名是因为他的刚直,当然不会在这种事情上说谎,竟然不是他主动要求前往北海的,而是被三府共举,这个时代孔融这样宁愿去死也不能坏了自己名声的人比比皆是!孔融你既然在朝堂上批评时政,那好现在北海人民需要你,你去不去?孔融当然眉头都不会皱一下就选择去。殊不知这三公也是算准了他死要面子活受罪。

    孔融这是得罪了三公啊,再加上当初大将军何进也在上任当天被孔融参过,这位孔子后裔如今在洛阳朝堂上真可谓举目皆敌啊!性格决定命运,专家诚不欺我啊!

    如今青州黄巾闹得厉害,道路隔绝,三府同时举荐孔融去北海当太守,这分明是嫌他在朝堂上喜欢叽叽歪歪,这是准备让他去送死啊然后孔融被黄巾干掉他们耳根就清净了!这如今朝堂的三公看起来也不是什么好鸟啊。孔融这人性格刚直了一些,但绝对是好人啊!这么无耻地坑害一个好人,你说这太尉、司空和司徒是什么好鸟?

    沉吟了一会,卫宣突然有一个想法,要论名望,如今的曹操可能赶不上眼前这位,只有王允、袁绍等人才能与之媲美。既然让自己遇到了就是缘分,而且历史上这位不但顺利抵达了北海,后来还参加了讨伐董卓,既如此那说明这一路虽然凶险,但孔融最后都逢凶化吉了。而如果自己能够冒着风险将这位海内名士成功地送到北海上任,那个人声望肯定是暴涨!这年头混在上流社会主要还是考生王,仔细衡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