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孔伷摆谱

    第178章 孔伷摆谱 (第1/3页)

    这边辛家的事情尚未结束,又有下人来报说是主薄荀彧求见。卫宣也是觉得奇怪,平日里除非是要太守下达檄令的事情,荀彧一般都不会来麻烦卫宣,今日朝会刚散,按说应该无事才对。

    不过既然是荀彧来了,卫宣只能安慰了辛宪英几句便朝着前堂而去。

    等来到太守府小朝会的大堂,卫宣的表情已经恢复平静,等荀彧行礼之后笑道:“文若,吾不是说过了吗,这太守府大小事务你皆可以一言而决,我是绝对相信你的。”

    荀彧苦笑,这位年轻的太守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快成为甩手掌柜了,也从不担心被人架空,对自己还真是充分信任,只是今日只是是必须卫宣亲自出面的事情。

    就见到他说道:“明府,新任豫州刺史即将到任,如果明府要出郡亲迎就必须明早出发了。”

    卫宣恍然,原来就在十天前,董卓似乎得了高人指点,又或者是后悔放卫宣带兵回颍川了,????????????????现在的豫州除了卫宣这里有大量兵马,还有大汉三个州牧之一黄琬,另外两个是益州牧刘焉和幽州牧刘虞。

    解决了丁原,董卓也就明白过来,他面临士人集团的威胁,皇甫嵩、盖勋远在京兆,距离洛阳最近,威胁最大的无疑是豫州。至少从法理上讲州牧是军政都管的,黄琬要在豫州征兵或者调遣各郡国兵马是没有任何阻碍的,这当然是董卓不愿意看到的。同时也是为了拉拢黄琬。

    颍川太守卫宣刚刚到任,而且是董卓为他争取的将军,还没有明确的反对董卓,所以董卓就将注意力放在了豫州牧黄琬身上,他先是征召黄琬入朝,然后不再设置豫州牧,而是任命清谈名士孔伷为豫州刺史,孔伷虽然也是名士,然与黄琬比起来无论是号召力还是手腕自然不能同日而语。

    不说董卓的良苦用心,孔伷即将上任,按说孔伷是豫州刺史他应该出洛阳,走河南、沿着黄河南岸过陈留,然后入陈国,经过梁国进入沛国,因为豫州的州治在沛国谯县。

    却不知为何孔伷出了洛阳不直接往东走而折向东南行,卫宣猜测可能是南面这条线上有颍川和汝南这两个大郡的缘故。

    荀彧见自己说完了看向卫宣,一向对自己很器重的卫宣居然没有回话,想了想荀彧说道:“若明府不打算前往,彧请告退。”

    卫宣被荀彧再次提醒于是问道:“文若,你以为吾当如何?”

    荀彧看了一眼卫宣回答道:“刺史虽然清贵,然毕竟只是六百石,且豫州之前是州牧,朝廷也是故意为之。明加衔将军不需前往边境。然从孔豫州的行程来看是打算在阳翟停留的。”

    卫宣点点头:“那吾就出城十里吧,文若你也随吾一道。府中其他人愿意在县界或者郡界相迎的早做准备,大家最好一同前往。”

    荀彧点点头,孔伷是豫州刺史,也是当今名士,但卫宣同样是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