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第266章 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第3/3页)

人杀了,转念一想这也是可能的,毕竟人家胡母班也是名士。卫宣不会拿这种消息开玩笑,但是卫宣是如何这么迅速地知道这个消息的,如果王匡还活着,袁绍可以质问卫宣,甚至斥令他退出河内,尽管可能不管用。

    但如今王匡死了,河内属于司隶校尉部,气得袁绍连忙召集麾下文武商量。

    袁绍首先看向郭图:“公则,卫仲道的头号大将张辽和头号猛将黄忠到了河内,那说明河东已经太平,是于夫罗煤有及时出兵还是撤退了?”

    郭图摸了一把额头的冷汗,站起身来朝着袁绍鞠躬行礼:“主公,图曾经与于夫罗约定,主公入主冀州之日便是他率兵南下之时。主公聚众冀州的消息刚传到,于夫罗就告诉图他即将出兵,图也是看到他的大部队离开才回转的。如今正好张辽和黄忠到了河内,河东必定空虚,于夫罗成功的机会大增。”

    袁绍想了想,觉得只要于夫罗扰乱了河东,说不得卫宣还要派遣张辽等人????????????????回去河东救火,到时候说不得还有机会趁虚而入。

    就在此时一人匆匆进来,袁绍一看是自己本家的一位从子,就见他将一封书信递过来。

    袁绍打开书信看了几眼便暴跳如雷:“竖子,卫仲道好你个竖子。”

    众文武皱眉,怎么又是卫宣?

    沮授距离袁绍比较近,他看到袁绍脸孔通红,喘着粗气,脖颈处更是青筋暴露,知道卫宣必定做了什么让袁绍暴怒的事情。

    稍微犹豫沮授站起来小声问道:“主公,发生了什么事?”

    袁绍被沮授这打断稍微冷静了一些,将手中的书信递给沮授,沮授接过来看了几眼也是微微变色,众人很是好奇,沮授却极为担心。

    原来这并不是什么私信,而是卫宣公开发布的檄文!卫宣在檄文中指责袁绍身为盟主却坐视董卓挟持天子西迁不闻不问是为不忠;长安袁家被族灭,袁绍身为幸存的袁家长子却不思报仇却一心谋私利是为不孝;在卫宣和孙坚击败董卓正欲追击断两人后路,背弃盟约,王匡一心追随袁绍,河内兵败,郡内盗贼丛生,问其借兵却不允,王匡被迫回乡募兵,结果被仇家所杀害,袁绍种种是为不义;皇陵被董卓挖掘,卫宣自己负责填平,河南灾民四十万问袁绍借粮知己恩未收到一粒,河内郡兵被董卓全歼,太守离境导致盗贼丛生,袁绍全然不顾潇洒撤兵回渤海,接着怂恿南雄于夫罗部袭扰河东百姓,林林种种是为不仁!

    卫宣身为河东卫家子弟不屑于此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为伍。也请天下士人擦亮眼睛看清楚这么汝南袁氏的庶长子!

    卫宣的这个檄文等于当众揭开了泔水桶,将袁绍的阴谋全部暴露于天下。卫宣虽然没有明言,但大家都会自动脑补,袁绍宁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也要保存兵力抢夺韩馥的冀州。这对于踌躇满志的袁绍确实是一个沉重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