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生不掌兵权

    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生不掌兵权 (第2/3页)

  张大象不久之后就会是户部的侍郎,张大素是东台舍人,张大安是太子的庶子。

    张公瑾闭眼深吸一口气,三个孩子都有官位,李世民给的照顾已经很高了,就连房玄龄的孩子,李孝恭的孩子都还没有官位。

    以后的日子不能庇护自己的孩子,李世民给三个孩子都安排了官位。

    可将来的事情有谁说得好。

    张公瑾的心里很清楚,李世民已经变了。

    从登基那一刻起李世民就已经不是当年的秦王了。

    “李神通已经死了,可李神通毕竟是李渊的堂亲更是宗室中人,他的儿子李道彦一定会被起用,你可以与他交好,此人或许也会是执掌兵权之人。”

    张大象点头道,“孩儿明白谨记父亲教诲。”

    张公瑾又低声道,“张阳与公主成婚已久,日子却是清贫,克己修身是个好品质,至少他不会被外因控制,这是你们三兄弟没有的。”

    听着自己的父亲低声说着话,这是父亲久病以来为数不多的出门。

    在朝中也听说过张阳这个人,他在礼部的种种作为朝野都传遍,名声上此人已经狼藉,实在想不明白父亲为何对他有几分欣赏,还愿意亲自上门到访。

    人虽说不在朝上,张公瑾却对朝堂的动向了如指掌,这让张大象又佩服又有些害怕,怕的是父亲对朝中局势的把握。

    到现在为止父亲每一次的推算都是对的。

    这也让三兄弟到现在为止都没有走错路。

    有这样一个父亲,不论自己做什么都瞒不住。

    张大安一路快步走着,“朝中现在都是议论相位,很多人都说高士廉会被陛下拜相。”

    张公瑾笑道,“高士廉年事已高,能胜任吏部尚书的位置,他不一定能够能称相,可惜了谁让他是皇后的舅父。”

    “父亲的意思是高士廉坐不上那个位置?”

    “为父也只是猜测而已。”

    “父亲的猜测没有错过。”

    “或许将来错了呢。”

    “张阳以后会怎么样?”

    张公瑾摇了摇头,“让老夫多看看他才能知道。”

    热闹的长安城内,父子俩穿过朱雀大街走入一个小巷,这个小巷很僻静,路面还有不少的青苔。

    张阳用自己的做工作做了一个小型的研磨机,把黄豆倒入其中再倒入温水,转动时手柄便可以研磨,昨晚泡好的黄豆已经发胀,想要研磨好也没有这么难。

    李玥看着一些白色的豆浆流出来,很是好奇,夫君又做了一个古怪的东西。

    将研磨出来的豆浆用布过滤除去渣滓,剩下的豆汁就是做豆浆的好原料。

    张阳耐心地煮着豆浆。

    李玥坐在院子里看着书,对李玥来说读书也是一种消遣,是消磨时间的好办法,除了看书她消磨时间的另外的方式就是研究图纸。

    现在她又对刚做出来的研磨机感兴趣了。

    主要杨婶家里有不少的黄豆,院子里还有两大筐放着。

    这么多的豆子总要想办法处理一下。

    科技的价值一直都是巨大的。

    一个能够改变生产方式的创造,能够创造的价值何止上千上万贯。

    李玥还没发觉,她想要创造出来的价值到底有多大。

    王婶急匆匆而来,“公主殿下,驸马,邹国公来了。”

    李玥朝院门外看了看。

    王婶又说着,“已经进巷子了,马上就到门口。”

    张阳站起身来到家门口,就看到了被张大象背着而来的张公瑾。

    “邹国公。”张阳躬身行礼。

    到了门口,张大象停下脚步,放下自己的父亲。

    张公瑾抚须道,“你能来看望老夫,老夫自然也来看看你。”

    看了眼一旁的张大安,张阳拱手道,“邹国公请进来坐吧。”

    张公瑾倒也没客气,迈步走入,他拿出一卷书,“这是这些年老夫积累的一些感悟,你有空可以看看。”

    张阳接过这卷书。

    锅里煮着的豆浆好了。

    把豆浆盛出来端给张公瑾,“这是家里自己做的豆浆,尝尝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