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当初礼部四人

    第二百一十六章 当初礼部四人 (第1/3页)

    张大象去见了许敬宗,两人也拿不出一个所以然,两人就一起来到了村子。

    张阳整理着棉花地,除去杂草还要看看地里土壤情况,张大象和许敬宗坐在田埂边愁眉苦脸,张大素没有张大象这般稳重,虽然是亲兄弟张大素的脾气更像是武人,骂了大半个时辰。

    骂骂咧咧大半个时辰,张大象实在是受不了了,“二弟!先坐下来好好考虑。”

    闻言,张大素这才坐下来。

    张阳揣着袖子坐在一旁,许敬宗倒也显得淡定。

    一阵冷风吹过,坐在田埂边的四人目光无神地看着棉花地,一阵无言。

    今年年初的时候,四人还是在六部之中叱咤风云,为了振兴礼部做着自己的努力。

    这才在礼部半年,如今的礼部已经换了主人,如今的礼部又和大家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许敬宗看张阳揣着手不禁问道:“张侍郎对这片田地好似很关心。”

    张阳点头道:“九月份种下的棉花籽,就等着它们长大了,你知道种子意味着什么吗?”

    许敬宗低声道:“意味着收成?”

    “错,意味着希望。”张阳感慨道:“我是穷人,种田习惯了,不种几亩地浑身难受。”

    许敬宗尴尬地笑了笑,“下官听闻张侍郎家中早有家财万贯了。”

    张阳倒吸一口凉气,皱眉道:“有这事?”

    许敬宗恍然道:“或许都是谣言?”

    张阳点头,“一定是谣言。”

    见俩人依旧没有说礼部的事情,张大象实在是忍不了了,他站起身大声道:“如今的礼部都是他高履行的手足,哪里还有我等的容身之地。”

    “大象兄少安毋躁。”许敬宗感慨道:“如今掌权礼部的是高履行,能忍则忍。”

    张阳纠结着,“你们说这个高履行见不得别人比他好,这人多少有点变态。”

    许敬宗拿出一卷羊皮,“这是高昌王鞠文泰让人送来的信件,除了陛下的国书还有眼下这份羊皮卷。”

    张阳揭开羊皮卷上的封蜡,打开之后看着上面歪歪扭扭的文字,“这个高昌王是不是刚学中原文字不久?”

    许敬宗也瞧了一眼,勉强可以看清楚其中的意思,内容上写满了如今对礼部的赞扬之情,甚至还说要用上百桶葡萄酿来报答。

    张阳收起这份羊皮卷,“派人送消息给阿达兰,告诉他让高昌人尽可能少的阅读中原书籍。”

    许敬宗放低自己的语气,“张侍郎的意思是让高昌王沉溺酒肉之中?”

    “不然呢?他们越愚蠢对我们越有利。”

    “明白。”

    皇帝的话语七分假三分真,别指望一个皇帝会对你真心实意。

    至于李世民说过的第二次机会,无非就是让别人成为忠心于他的臣子而已。

    不论是夷男的下场,还是玄武门的事件,又或者是颉利的结局,都说明了李世民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一般的手段要挟不了这个恶毒的天可汗。

    更别想着用自己的利益去和李世民谈条件,他会把伱吃干抹净。

    注意到张大素的眼神,张阳低声道:“大素兄以后就留在村子里,也好照顾一下老师。”

    张大素板着脸,“我不想留在父亲身边。”

    张阳不解道:“为何?”

    张大素低下头。

    张大象解释道:“父亲只会数落他,而且还会把他赶走。”

    说来也是,老师对自己的孩子也很严格,整日骂他的儿子蠢货。

    让张大素留在老师身边也是一种折磨。

    许敬宗思量了半晌,“不如跟着在下安排一些情报的事宜。”

    让许敬宗一个人忙前忙后也挺累的,张大象点头道,“那就这样吧,大素跟着许敬宗办事。”

    张大素点头,“这样也好。”

    拍了拍张大象的肩膀,张阳低声道:“如今的礼部在高履行手中,大象兄这些日子就歇歇吧,就说你也染病了,以后再回礼部。”

    “明白。”

    “我已经不是礼部侍郎了,也不用一口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