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上官仪的学习之道

    第二百二十六章 上官仪的学习之道 (第2/3页)

 “玥儿和他夫君不住在村子里?”长孙皇后低声道。

    “平日里都会来走动,最近几日倒是不来。”李泰解释道。

    “玥儿,这孩子平日里就很安静,也不喜欢这种热闹的场面。”

    扫视四周,排列整齐的房子,还有整洁平整的路面,长孙皇后赞叹道:“这孩子把这里打理得真好,是怎么做到的。”

    别人有了封地之后多少都会盘剥封地,再好点的人也会给封地一些好处。

    谁会像张阳那样不停往村子里送银钱。

    用他的话来说这个村子穷到没有盘剥的价值,想要以后有盘剥之处,就要先让村子里富起来。

    李泰心中思量,就像是张阳现在养着那头牲口,等牲口养大了养肥了,迟早也会成为张阳的盘中餐,口中食。

    心里这么想着,李泰带着父皇和母后逛着这里,介绍着这里的一切,从村子开始建设到现在也经常在这里做苦力减肥,村子里的建设也有他一份。

    他指着一面墙,“父皇母后,这面墙就是儿臣所砌。”

    李世民抚须点头。

    李泰又指着远处一大排的晾衣架,“这些架子也都是儿臣亲手做出来的,为了削这些木料,儿臣的手都好几次划破。”

    “还有这条小路,为了修这条路儿臣扛了一天的砂石,整整好几石砂石都是儿臣自己一袋袋扛过来。”李泰咧嘴笑着,“那天扛完了砂土,第二天起床的时候,整个人的骨头都像是断了,疼得直不起身,就像是被人揍了一顿一般。”

    在这个村子里挥洒了不少汗水,李泰从一开始就进入村子,看着一个破落的小村一点点改变,到了如今这般漂亮。

    李世民看向远处,那是李渊正和张公瑾下棋。

    “你来这里做苦力是为了减肥?”

    “嗯,儿臣想瘦一些,孙神医也说过太肥胖对身体不好。”

    “嗯。”长孙皇后点点头,“你若是想瘦一些,平日里也可以少吃一些。”

    “儿臣就是管不住这嘴,想吃就吃。”李泰咧嘴笑着。

    这个村子里还有卖家具的,这些家具村子的村民都已经用上,李世民多看了几眼,椅子,躺椅,抽水马桶,这些东西宫里早就都有了。

    倒是那个精巧的水轮车很是新奇。

    回到骊山行宫,李世民听着侍卫的禀报,村子的治理是一个叫上官仪的人。

    “上官仪是何人?”

    “回陛下,上官仪原本是弘文馆的士子,两个月前就离开了弘文馆,说是家境贫寒,想要在外面多挣一些银钱。”

    “一个士子原本就该有很好的前途,为何要为了银钱发愁?”

    “卑职还查明这个上官仪是上官弘的儿子。”

    李世民睁开眼,皱眉道:“上官弘?江都兵变时的上官弘?”

    “没错,确实是上官弘,上官弘的父亲便是上官贤。”

    “原来是前隋大臣之后。”

    朝中也用了不少前隋名臣,杨师道他们就是前隋留下来的人才。

    “记得是大业年间,也正是草长莺飞的季节,当初还有各路豪杰和父皇商议起兵事宜,那时候隋炀帝正巡游江南,宇文化及两兄弟和司马家的人发起了反叛,诛杀了杨广,跟随杨广的诸多大臣也都被杀害,上官弘就是其中之一。”

    没想到上官弘还有一个儿子留在人世,李世民疑惑道:“宇文化及等人赶尽杀绝,朕记得上官弘的亲眷也都被杀了。”

    “回陛下,卑职查问过,当初上官仪入职弘文馆有过记述,当时为了避难也曾剃度为僧,后来又得到了扬州杨恭仁赏识,结识了武士彟,经过举荐入了弘文馆。”

    李世民苦涩地笑了笑,“当年天下大乱,留下的英雄豪杰还剩多少……”

    侍卫沉默着低头没多言语。

    “既是名臣之后,又有才学,弘文馆当初为何不举贤?”

    “卑职没有多问。”

    从他治理这个村子就能看出此人的才能,张阳能够建设起这么漂亮的地方,和上官仪的才能一定有关系。

    一个青年才俊就在眼前,却落在了张阳手中,李世民感觉到心痛。

    “让赵国公去见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