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雪灾处理结果

    第二百九十七章 雪灾处理结果 (第2/3页)

感觉到背后的阵阵冷风。

    差一点铸成了大错,身为魏王可以成为社稷的助力,但要去博取军心,这无疑是在挑战父皇的兵权。

    张阳收起账目,“我这边没有问题了。”

    李玥也点头道:“现在看来我们只要再卖出六千件棉衣,就能够弥补我们这一次的损失,只不过……过了冬季之后,等天气温暖了我们就只能卖价格便宜的棉衣,价格也会便宜许多。”

    “这一次骊山支出太多,不论是人力还是物力,总付出三千贯之巨。”

    折损的利润需要用时间来弥补。

    上官仪带着朝中一队官吏走入村子。

    张阳和李玥起身迎接。

    来人是念诵李世民的旨意的,对方念得很慢,皇帝的旨意就是一道阅读理解题光是听着就让人感觉很费劲。

    张阳接过圣旨的黄绢,打开又看着上面的内容,大概的意思就是骊山这一次支援朝中,接触雪灾有功,赐地三百亩。

    至于李泰给了长安城驾马之权,并赐洛阳并坊地,赐地三百亩。

    李泰的所赐封地在洛阳,并不在长安。

    自古以来洛阳地位同样也重要,对于长安来说还有一个说法,叫作东都洛阳,其殊荣不小。

    李泰和李玥分别拿过自己的地册与田册。

    瞧了一眼李玥手中的田地,骊山以东,渭南一片三百亩都赐了下来,自此汝南公主的封地再加三百亩,只有封地没有人口。

    送别宣读旨意的官吏,李玥拿着田册心情还算是不错,“来年我们有更多的土地了。”

    “我记得那一片地还没开垦出来。”

    李泰还沉浸在被封赏的幸福感中。

    虽说大雪已经消融,阳光也是温暖,就是吹来的风依旧寒冷。

    张阳和李玥带着骊山的骨干,上官仪,牛闯,武士彟三人走向那片新赐的土地。在之前种了棉花的土地旁,就是渭南这片地。

    牛闯低下身捧起一堆土,仔细观察着,“这里土质太松了,就连荒草都长得不多,想要开垦出来还要先养地才行。”

    张阳看向上官仪,“如果我们能将这片地图建成我们的第二个作坊,赋税上不会有影响。”

    上官仪回话道:“多少的田亩就要交多少的赋税,这是律法不能改。”

    “如果我们以银钱来抵税呢?”

    “以银钱来抵税确实可以,只是要向县里报备。”上官仪拱手道交给在下便可。

    张阳看了一眼众人,都没有反对的意见,知道了工坊的生产力以及有了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大家都知道在田地上用来种植粮食,一年能够得到的粮食就是定量的,就算是一年种两季,收成会不会好不说,像今年收了麦子之后再种水稻,水稻的收成远远没有达到预期。

    确实不如工厂带来的收益高,手中有着技术和资源,生产的货物根本不愁卖。

    重新走回村子,李泰带着自己的侍卫还在胡吃海喝。

    见自己的皇姐坐上马车,李泰匆忙擦了擦嘴,手里还拿着包子,“皇姐和姐夫这是要回去了?”

    张阳点头道:“小武和小熊都还在家里,你皇姐放心不下。”

    李泰还吃着包子,“我也该回禀父皇。”

    这小胖子的胃口还挺大,从刚吃一直吃到了现在好像永远都吃不饱,张阳欲言又止,看他这两天也挺累的,就先不和他计较减肥的事情了。

    夫妻俩回了长安城,李泰也收拾了一番,写了一份奏章也匆匆回了长安城。

    上官仪看了渭南的那三百亩地,来到了蓝田县的县衙,此刻蓝田县的县丞刚刚收拾好县衙,之前尉迟恭的就驻扎在这里,昨日忙完了一切之后才离开。

    这个县丞三十岁左右,据说还是朝中褚遂良的同乡。

    上官仪和县丞说明了来意。

    对方对上官仪也是毕恭毕敬,因为是公主封地中的人,如今骊山又做了这么一件大事,自然不敢怠慢。

    上官仪又道:“朝中所赐三百亩地乃是皇帝,公主殿下有意在其上建设工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