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最幸福的事

    第三百零四章 最幸福的事 (第2/3页)

亩做交换。”

    “他还真是能下血本呀。”

    积攒家底的过程是一件很折磨的事情,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你的家底会被掏空。

    上一次的雪灾几乎掏空的家里,也因此给骊山积攒下了很好的口碑。

    能用几千件棉衣来为自己创下一个好口碑。

    这笔买卖绝对是划算的。

    张阳看着仓库的库存,已经又生产了一千匹棉布,还卖出去了一些。

    棉花也在不断地从关外运送回来,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村子的生产也终于步入了正轨。

    最近村中还有几个成年的男子也娶了媳妇,为此李玥还让虞宜给他们发了银钱。

    这些媳妇是从别的村子来的,现在的骊山村民都有坚固的房子住,还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这对嫁过来的女子来说是一份很牢靠的保障。

    李玥来到印刷坊,看着刚刚印出来的梁祝,虞宜站在她身边小声道;“魏王殿下看了这个故事哭了很久,说是怎么会有这么悲惨的事情。”

    用夫君的话来说,爱情是出于人的感情,而这种感情一直都是被礼制压迫的。

    礼制是世家立足的根本,在那些大世家中这种制度异常地森严。

    想要打破这种礼制就是在釜底抽薪,改变人们对爱情的看法,夫君用故事来影响人,只要人们看到这个故事就会看到明白梁祝,自然而然也就想到了那个崔家女的事情。

    时也势也,只要整个过程足够好,也能造成一定的效果,至少能够让世家坐立难安。

    李玥低声道:“你看了这个故事吗?”

    虞宜点头道:“看过了。”

    “觉得如何?”

    “想不明白为什么梁山伯和祝英台为了一份感情可以豁出去这么多,如果换做是我,我做不到。”

    李玥看向自己的夫君,他正在和武士彟讲述着图纸的原理,放下已经印刷好的这卷书回道:“那是你还没经历过,如果你也遇到了你喜欢的人,你会体会到这种感觉到。”

    虞宜稍稍一礼,“知道了。”

    忙完了村子里的安排,过了十五之后就是这些棉布开卖的日子,按照价格李玥定了五十钱一匹棉布,棉布七钱一尺,整个价格与桑麻布的价格很接近,只是比寻常的布匹贵了一钱。

    以骊山的生产效率,成本上可以便宜很多,半吨棉花才一百钱,而半吨棉花可以生产出二十匹布,李玥稍稍算了算,除却人工费用可以产出的效益最少六百钱。

    按照每天生产五十匹棉布的效率,还能赚上不少。

    对李玥来说看着家里的钱越来越多,账目的入账银钱越来越多,对她来说这就是幸福。

    最近长安城出现了一件怪事,这件怪事与许敬宗有关,这人每天把自己喝得伶仃大醉,每天在家里胡言乱语。

    张大象看着颓废的许敬宗,“许兄,你何至于?”

    许敬宗愣是流出两行泪,“下官为张侍郎鸣不平!张侍郎真是太惨了。”

    张大象疑惑道:“张阳如此吃得好喝得好,据说已经有不少人准备大量买骊山的棉布,连家中老父亲都说张阳会从中大赚一笔,怎么会惨。”

    “一身才华不能施展这不是人间最悲惨的事情吗?恶毒的天可汗呐!”

    “别说了,被人听到会大祸临头。”

    许敬宗摇头道:“陛下广纳谏言,魏征都敢指着陛下的鼻子骂昏君,他魏征能骂得,别人就骂不得。”

    突然听到墙外瓦罐打翻的动静,吓得张大象一个激灵,有人偷听?

    张大象飞快来到院墙外,也没有看到人影。

    “天可汗自负无知呐!”许敬宗又开始嚎了起来。

    看他这种反常的行为,张大象上前小声问道:“许侍郎,你到底是何用意?”

    许敬宗收起之前哭丧的脸,神情阴沉,“大象兄,张侍郎一日不来礼部,礼部何以立足。”

    这知道他别有用意,张大象着急道:“这是朝中任命,你这么哭有用吗?别哭了。”

    】

    眼看许敬宗还接着哭嚎,张大象又道:“龟兹使者要与我们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