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加封骊山令

    第三百一十章 加封骊山令 (第2/3页)

    “朕要不是看重西域大略,为了千秋大业,朕当场活剐了你!”当今皇帝指着桌案怒声喝道。

    匆匆走到水榭,李君羡躬身行礼,“陛下,可要杀了张阳?末将这就去将他捉拿回来。”

    “不用了!”

    李君羡又道:“需要末将事后再杀了他吗?”

    李世民咬得牙齿咯咯作响,“也不用!朕要让他活着。”

    “喏。”

    雨水从早上到中午没有要停下的意思,张阳撑着伞来到家门口。

    李玥急急忙忙走出门绕着左看右看,甚至还扒开衣服看。

    看媳妇的模样,张阳忍着笑意,“我没有受伤。”

    李玥的小脸上带着忧虑,“父皇没把夫君怎么样吧。”

    说完话她见夫君的雨伞撑着帮自己遮着雨,抬头看张阳的肩膀被雨水淋着。

    她先是确认了后面确实没有官兵跟来,像是防贼一般的关上家门。

    一直被李玥推着走入屋中,张阳拿出三份契约,“这是陛下的借条,这是抵押的声明,这是公证的契约还没加上人名。”

    李玥看着一份又一份的契约,“父皇当真同意了。”

    张阳坐下来用家里的水盆洗了一只枇杷递给小武。

    她坐在小板凳上吃着枇杷嘴里嚼着一脸的满足。

    再洗了一只丢给小熊,这只熊很通人性,它靠着小武也坐着,一边嚼着连果核都被它嚼碎咽下了。

    李玥确认着眼前的契约,“如此说来,父皇答应将骊山给我们了?”

    “我和你父皇谈了很久,都快成为拜把子兄弟了。”

    李玥沉声道:“你怕是被父皇的表象蒙骗了,父皇最不喜欢臣子与他谈条件,这是母后讲过的。”

    接下来的两天,李世民都没有上早朝,而是交给中书省议事。

    在众人打探下,知道张阳进入甘露殿,与李孝恭,李泰,李道宗还有尉迟恭一起议事。

    所有人都在打听着朝中的动静,这么反常的事情看来朝中是有大事要发生了。

    颜师古成了东宫的客卿,可以随意出入崇文馆。

    这都是李承乾安排的,这两天也没有见到张阳,阴雨绵绵的长安城,很多人都能够感觉到有一件大事正在酝酿。

    第三天,张阳带着李玥一起走入承天门。

    夫妻俩没有去立政殿,也没有去东宫,而是直接去了兴庆殿。

    此刻兴庆殿内,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也在这里,还有李世民与当今皇后。

    夫妻俩在一旁坐下,李世民拿出契约,“公证也做完了,我们来谈谈接下来的事宜。”

    皇帝的胃口是很大的,千秋大业就是皇帝的最终梦想,他只会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永远都不会停下。

    房玄龄拿出一份卷宗,“按照之前的约定,公主与驸马的意思是可以派遣官吏和兵马前往高昌?”

    李玥闻言点头道:“确实可以,派出去的官吏解决高昌的民生问题,并且加以施教,教导中原文字和中原礼仪,并且开办学堂。”

    长孙无忌又道:“既然如此大唐是否可以直接接手高昌的城防事宜?”

    李玥回话道:“在此之前高昌一直都是我与夫君的家产,高昌的城防也一样,朝中可以派遣兵马前去,但数量不能多,只能说是又一队护卫的兵马,具体事宜当然交给礼部。”

    “想来朝中为了西域长治久安,必定会有考量,这方面我们夫妻俩不会参与太多。”

    长孙皇后安静的看着李玥,就像是在看自己的成果。

    房玄龄翻阅着卷宗,“葡萄酿和葡萄干以及棉花,这些西域的货品一直都是骊山在买卖,赋税上是否可以再加一些。”

    李玥也拿出一份卷宗,“关于这一点我与夫君都已经商议好了,卷宗之中也有了具体的细则,骊山一月一交赋税,按照年产值的一成来交给,操办骊山经营的上官仪会将每月细则做好账目,并且由魏王殿下作为把关,每一次赋税都会如实如期交给朝堂。”

    话语声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