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禄东赞辞别

    第三百二十章 禄东赞辞别 (第2/3页)

    张阳一头黑线,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李恪这小子真的每顿能吃这么多吗?

    吃了半碗,张阳扶着肚子,“实在是吃不下了。”

    杨妃接过这半碗黍米饭,对一旁的宫女道:“倒了可惜,都给宫里的野猫吃吧。”

    “喏。”

    先是看了看张阳,又看了看李玥和小武,杨妃低声道:“其实这一次还有一件事,想要和公主与骊山令商量。”

    先是受皇后吩咐,杨妃自然要做,接着做个顺水人情,再提要求倒也正常。

    杨妃低声讲着,“恪儿从小就比较愚痴,自十岁起便在军中历练三年,回来之后在人前愈加木讷了,身为他的母妃也是担忧他以后怎么办,这宫中诸多皇子和公主出身哪一个不是显贵至极。”

    像是说到了伤心处,杨妃低下头,“说是恪儿是前隋血脉,宫里的人也不愿意与他接近,尽管陛下一直都在善待前隋旧人,只是对恪儿的这些说法一直都有。”

    张阳试探着问道:“莫非是在军中受欺负了?”

    杨妃摇头,“军中哪有欺负一说,这孩子服从军令都是应该的,只是眼下在宫中无依无靠,能够帮他的只有他父皇,可陛下还有太子,魏王,更有其他的皇子,有道是血脉嫡亲,恪儿自小比他们便弱一头。”

    “时常与他说不要与人争,也不要在人前太过招摇,这孩子听话,也懂事……”

    这杨妃的话越听越不对劲,有一种托孤的感觉。

    一番话慢声说完,杨妃这才站起身,“有什么吩咐就和这里的宫女说,寝宫还煮着汤药,也不便久留。”

    李玥站起身道:“杨妃请留步。”

    “不知道公主殿下还有什么吩咐。”

    “若有空,会让夫君去见见李恪。”

    “也好。”杨妃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便独自一人离开。

    吃了饭,小武便和宫女收拾这里。

    李玥低声道:“感觉不到杨妃有恶意,倒像是来给自己的孩子寻求靠山的。”

    “嗯,我们家现在都能给别人做靠山了。”

    “夫君都已经是礼部尚书了,自然可以。”李玥的小脸上带着骄傲。

    夫妻俩休息了半晌,便开始整理这里的书卷,这里有不少的前隋留下的文书。

    一卷卷仔细看着,每每看到了眼睛发酸的时候,便闭上眼休息片刻。

    李玥拿着一卷书而来,“夫君看这份文书。”

    张阳接过仔细看着,“开皇五年,辽东北燕之地地龙翻身,有铜矿泄出。”

    这是前隋的文书,这份文书也没有皇帝批复过。

    张阳皱眉道:“这个藏库自武德年间就一直关着吧。”

    “这里的宫女是这么说的。”

    李玥给出了确切的回答,“不过现在辽东燕地十分的混乱,当年杨广东征高句丽回来之后,那里成了一个没人管的地方,最近的记载在崇文馆有看到,大业八年三月,隋朝大军抵达了辽河,之后便是大业九年的事情。”

    听着媳妇仔细说着,张阳也在思量,“那里是高句丽人地盘?”

    李玥摇头道:“还要对照具体的典籍才能知道,辽东四郡之地有扶余人,也有百济,或者采参的高句丽人,十分的繁杂,等回去对照典籍或许就能明白一些。”

    有了宫女的帮忙,这里收拾得倒也快,偌大的左藏库到了黄昏便收拾干净了。

    李玥特意找了几卷书回家继续专研。

    宫女也带来了新锁,便把钥匙交给了张阳,“驸马可以随时来这里调阅典籍,这都是皇后吩咐的。”

    “多谢了。”

    小武和李玥收拾了一番。

    看小武因为打扫这里身上的衣服也脏兮兮。

    她低声道:“老师刚做好没几天的新衣服又脏了……”

    听着话语中的委屈,李玥笑道:“没关系,回去好好洗洗又能穿了,老师给你多做几身衣裳。”

    离开皇宫的时候,李玥在东宫前停下脚步,“夫君好像许久没有去东宫了。”

    “前两天刚刚去过,太子去踏青了不在东宫。”

    “夫君现在已经是礼部尚书,是六部尚书之列,自然不好和东宫走得太近。”

    张阳不解道:“好似朝中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