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西域大略

    第三百二十六章 西域大略 (第1/3页)

    时辰到了,张阳跟着满朝大臣从朱雀门走入,一路走过承天门,接着走向太极殿。

    在六部各级官员中,张阳这个才年过二十的尚书也特别地显眼。

    不管是唐俭也好,还是杨师道也好,或者阎立本大家都已经人到中年,只有张阳这么年轻。

    众人在朝堂上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也没有大声言语。

    李孝恭还在和李道宗聊着家常,众人都有各自的聊天对象。

    这是皇帝还没来上朝之前的和谐时光。

    张大象和张大素自觉地站好。

    瞧了瞧许敬宗的神色,张阳问道:“老许啊,你怎么每天早朝都如此精神。”

    许敬宗闻言又是正了正神情,“早朝自然要精神。”

    “有什么秘诀吗?”

    张阳又问道,长年如一日都能保持这般精神确实少见。

    许敬宗拱手道:“秘诀?唯有早睡早起。”

    张阳点头,“这还真是一个秘诀。”

    “张尚书虽然年轻,但也要注意身体,不要太过劳累了,每每早朝便没什么精神。”

    张阳重新站好,“我昨晚写奏章,写了一晚上的西域大略。”

    许敬宗会意一笑,拱手道:“张尚书辛苦。”

    张阳强调道:“我真的是在写奏章。”

    看这家伙脸上笑意依旧在,好像越描越黑,张阳重新站好,不想再解释了。

    终于,李世民来了,朝臣站得整齐。

    早朝还是一如既往,各部按照自己的顺序说着各部的事情。

    轮到礼部,张阳站出朝班讲道:“陛下,昨日外交院已经拿下了龟兹王室,眼下这个等着陛下秋后发落。”

    说着话,张阳又递上一份奏章,“这是臣写的后续方式方法。”

    殿前的太监接过奏章。

    李世民看着各部都没有其他事情要禀报,开口道:“朕近日与阎立本商议修建太液池,修建河堤诸位以为如何。”

    殿内群臣一片议论。

    魏征先是站出朝班,“敢问陛下,太液池占地多少?”

    李世民沉声道:“千亩。”

    魏征又道:“开辟千亩之地,所需钱粮人力几何,天时这才转好两年,正是蓄养国力之时。”

    听着魏征说话,李世民还没发话。

    张阳站出朝班,“陛下,臣也反对。”

    李世民嘴角直抽抽,忍着心头的懊恼沉声道:“此事与礼部也有关?”

    “当然有关了。”

    早就预料到了这个场面,已经做好了被反对的心理准备,甚至还和长孙无忌房玄龄打好了招呼。

    心想谁跳出来反对也就算了,千算万算没想到张阳会跳出来,这小子开辟骊山一千多亩地没人说他。

    朕要修建一个太液池,他倒是跳出来了,这小子自己大兴土木,还来指点朕,脸皮甚厚。

    张阳再次讲道:“陛下若是大修太液池,必定需要不少的人力和粮秣,眼下西域局势紧张,整个西域陷入混乱只在顷刻间。”

    “这就是你说的和礼部有关?”李世民老脸更黑了。

    “陛下,西域一旦出现混乱,还要留着调兵遣将,以备不时之需。”张阳的话语顿了顿,又是整理的一番,“所谓家里有粮心中不慌,不要因为稍稍攒了一些家底就急着铺张浪费,陛下要是把国力用光了咱们那什么打仗。”

    听到要打仗,武将这边数道锐利的目光袭来。

    这些目光都落在张阳身上。

    对身后的目光浑然不觉,张阳再次讲道:“还请陛下三思,朝中有用一文一物皆是为了社稷。”

    “朕……”

    魏征又道:“张尚书所言极是,有如此远见实乃,后生可畏。”

    本来和朝中大部分人都打了招呼。

    这件事或许魏征,王珪之流会站出来反对。

    现在又多了张阳。

    气得牙痒痒,李世民平复着心绪开口道,“修建太液池那便容后再议。”

    原本还算顺利的早朝,又是不欢而散。

    注意到皇帝临走前剐了自己一眼,张阳心中平静如泰山,死猪不怕开水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