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寓教于乐

    第三百四十三章 寓教于乐 (第2/3页)

兹,他和高昌人准备动手拿回安西四镇。”

    “同时!”张阳语气一顿,又画了一个圈,“这里是西突厥,虽然有天山之隔,可贯通天山的乌孙古道至今还是通畅。”

    张阳抬头看着两人,“两位现在觉得松赞干布的弱点在何处。”

    苏定方恍然开口道:“是西域!一旦拿下了安西四镇,大唐便可领着西域兵马攻打吐蕃的后方。”

    张阳点头,“我们拿下了安西四镇,便是拿住了吐蕃的咽喉。”

    李道彦皱眉道:“这才会有禄东赞一回到吐蕃,就开始召集兵马,他们很担心西域控制在大唐手中。”阑

    姐夫的脸上挂着笑容,就差把阴谋诡计四个字挂在脸上了。

    李泰深知姐夫有一个很神奇的本领,但凡是姐夫说一个地方有什么,必然要将那个地方控制在手里。

    以至于每一次和张阳谈话,李泰都打起十分精神,生怕漏下的话语间的线索。

    这个神奇的本领别人感受不到,李泰感受得很深刻,谁能想到倭国真的会有银矿,真是不可思议。

    李泰来回走着,胖脸上都是忧虑,要是姐夫这个本领被别人发现了,说不定还会有更多的人要结交姐夫。

    可惜娶了皇姐,否则必要将他收为门下第一谋士。

    “西突厥内乱就要掀起,西域大战也要到了,天山一片就要乱成一锅粥,也是我们趁机打入的时候。”阑

    喝下一口茶水,张阳听到不远处传来一片嬉笑声,那是李玥带着一群公主皇子收拾着麦子,为了收两季粮食,骊山的麦子要比别的村子早一个月收获。

    赶着时节再种下稻米,聊胜于无嘛,只要是有收获村子里还是愿意在夏季种下收成不会太好的水稻,入冬之前也能再收获粮食。

    孩子们的童年就该这般开心才对。

    一时间看走了神,听到许敬宗讲话,这才把自己的注意力拉回来。

    “按照张尚书的意思,是要两位将军送信进入西域。”

    张阳揣着手站起身,“只是护送的兵马不会太多,按照兵部的规制最多三百骑,当然一旦到了西域之后,两位将军也可以协领高昌与西域的兵马抄了吐蕃的后路。”

    张阳微笑着说完这些话。阑

    李泰听完心里盘算,明明是一个很好的釜底抽薪的计划,说出来这般的轻松。

    张阳又将手中的一封信交给许敬宗,“除了朝中要让礼部送信,把我的这份也交给松赞干布,派人跑一趟吐蕃。”

    许敬宗狐疑道:“这封信是……”

    “这封信上我写着感谢他这么长久以来对我的牵挂,也让他放心我会好好活着,并且身体健康等着他吐蕃的战报。”

    许敬宗郑重地接过信。

    “具体事宜你们去了外交院细细商议,我还要忙着收麦子就不送你们了。”

    许敬宗带着李道彦和苏定方离开了。阑

    李泰走到一旁停住脚步看着,“姐夫。”

    张阳点头,“嗯。”

    “计划终究只是计划,有些时候更多的也是因地制宜,等他们到了西域之后又是另外一个处境。”

    张阳卷起裤腿走入田地中与孩子们一起收麦子,再看李泰也在后头跟着,“多么美好的计划,魏王殿下这样扫兴是不好的。”

    “纸上谈兵终会误事。”

    “苏定方和李道彦都是有经验的将领,他们自己会分析形势。”

    张阳一捆麦子放到他的手中,“魏王殿下多做一些体力活,就当是减肥了。”阑

    带孩子嘛,寓教于乐是最好的。

    孩子们在田地里有欢声笑语,光是看着就很舒心。

    有些累了便坐在田埂边,张阳坐下喝着水,李治抓了几只青蛙,然后非常残忍地将青蛙踩死了。

    可能他就是好奇青蛙的肚子里装着的是什么。

    宫里出来的孩子,性格上都有些古怪而已。

    张阳心里安慰着,看到高阳又捏死了一只蚱蜢。

    “夫君,这一亩田地就要收拾完了。”李玥抱着一捆麦子讲道。阑

    她身边还跟着李丽质和小武,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