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送别张大素

    第三百四十五章 送别张大素 (第2/3页)

番,安排好了事宜,这一次送信还是由张大素亲自出马。

    大素收拾着行囊,“大哥放心,当初我去过高昌,再去一趟吐蕃也是去见见那边的风景。”

    第一次让张大素出关,张大象心中很是担忧,现在有了上一次经验,这一次也能放心不少。

    “临走去见见父亲。”张大象叮嘱道。

    礼部准备好事宜,兵部的文书也送到了。

    中书省很看重此次事宜,李道彦和苏定方收到文书第一时间做好了准备,带着三百骑兵马等在城门外,等着礼部的人到。

    张大素穿着一身使者官服手里拿着节仗。

    先是看向两位将军,张大素开口道,“这一次出使吐蕃有劳两位将军了。”

    苏定方安抚着身下的战马,“我们只是送你出祁连山,给你两百兵马护送进入吐蕃地界。”

    张大素稍稍一礼,也翻身上马,看着前方的路又道,“去之前想见见家父家母。”

    “既要走千里路那是自然要见。”苏定方拉着战马的缰绳朗声道。

    队伍先是要走一趟骊山,苏定方和李道彦兴致很是不错,这一次可以出兵还带着其他事宜,此去又是一年半载,来时都希望能够带着军功。

    战马到了村口停下,不能再靠近了,太上皇和太子还有一众皇子都在骊山,不然惊动了兵马不好解释。

    只让张大素一人一骑进入骊山地界。

    知道自己的儿子要出使吐蕃,张公瑾夫妇一起来村口,张阳陪在一旁。

    看到张大素手里拿着的节杖,师母眼里带着泪花。

    张大素跪在地上开口道,“爹娘,为大唐出使西域本就是光耀我门楣之事,不必担忧,孩儿也必定全身而退。”

    张公瑾低声讲道,“你只是使者,一旦大唐和吐蕃开战,你一定要保全好自己。”

    张大素点头道,“孩儿明白。”

    看儿子还跪在地上,师母扶着他起身,“别弄脏了这身官服,奔波之时不用穿着。”

    “孩儿明白。”

    张公瑾示意道,“你是老夫儿子的上官,有什么要嘱咐的赶紧说。”

    走到张大素面前,张阳低声道,“有些话确实要对你说,吐蕃是高原,一旦深入吐蕃地界人就会有高原反应。”

    张大素不解道:“高原反应是什么?”

    “具体症状很多,比如说头痛,呼吸困难,一旦出现了这些症状就一定要停下脚步,等待吐蕃人来接见,切莫再往前走了。”

    张大素思量着,“在一些典籍中也看过相关的讲述,真有这般凶险?”

    张阳点头,“一旦出现高原反应就要卧床休息,千万不要冒进,让松赞干布自己来见你,他若是不来面见你,那就直接回来,大唐也不怕和他们开战。”

    “没错!”张大素重重点头,“我大唐自战乱中立国,朝中勐将英雄如云,不怕他吐蕃。”

    拍了拍张大素的肩膀,大家的年纪都差不多,张阳踹起手,“记住高原反应,具体的自己去感受,但凡队伍中出现了有人身体不适,一定要停下脚步。”

    “下官一定记在心中。”

    张阳笑道:“去吧,注意安全。”

    “喏!”

    张大素朗声回应,这是作为下属向上官的回应,礼部几人都很信服这位年轻尚书,这礼部就是张阳一手搭建起来的。

    张大素又是向父母行礼,这才上马离开。

    张公瑾讲道:“孩儿总要出远门,男子汉大丈夫必要经历凶险,你哭做甚。”

    张阳讲道,“师母,大素只是去送个信,想来不会有什么大事的。”

    收了收眼泪,师母回话道,“当年你老头子跟着别人南征北战,都是老婆子我一人拉扯大这三个儿子,你现在说得轻巧。”

    张公瑾欲言又止,只能看着她离开,“当年战乱,她也不容易。”

    张阳安慰着,“老师不用担忧,我让许敬宗放话出去,敢动我大唐使者一根毫毛,我会让他吐蕃天翻地覆。”

    张公瑾笑着点头,“你现在有点像老夫的弟子了。”

    张大素踏上了前往吐蕃的行程。

    张大象和许敬宗站在城门前,看着这支队伍从骊山方向过来,又会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