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教书大业

    第三百五十九章 教书大业 (第2/3页)

的家底,眼看花光了,朕的钱袋子也空了。

    皇帝缺钱了,李世民更头疼办官学的事情,哪儿不需要银钱?

    李世民又想到了还欠着张阳三千万万贯,把整个骊山乃至周边三千亩地都押给了他。

    当初的奇耻大辱再次上了心头,李世民拍桉而起。

    一旁的太监和宫女吓得当场跪下。

    皇帝近来越发地喜怒无常了。

    都贞观七年了,缺钱的李世民着急地来回走着,做皇帝的负债累累,钱库空荡荡。

    宫中又开始了缩衣紧食。

    李世民走到立政殿正准备用饭,看到桌桉上放着的半只葱油鸭,丽质稚奴一群孩子啃着肉吃得正香。

    立政殿的玩具也多了不少。

    长孙皇后给李世民倒了酒水,“青雀让人送来了不少东西,有一些名贵的山参,昨日还让人送来几百贯银钱,这些吃食也都是青雀让人送来的。”

    李世民撕下一只鸭腿,凶狠地咬下一口,“青雀让人送来几百贯?”

    “嗯。”长孙皇后点头,“青雀是个懂事的孩子,他跟着张阳经营的买卖越来越大了,知道宫里用度紧张,隔三差五就会送银钱和吃食玩具过来,他府中有富裕也不忘了这些弟弟妹妹。”

    儿子懂事李世民心里当然高兴。

    想到朕的苦日子还在后头,李世民越发不痛快,青雀和张阳经营的骊山每年每月能够挣的银钱又有多少?

    立政殿缩衣缩食,有青雀来接济,至少可以过得舒坦一些。

    张阳和青雀都富裕成什么样。

    李世民当然也想将骊山变成朝堂的钱袋子,也深知张阳不是一个好湖弄的人,光从他交出高昌的种种行为来看。

    想要从他手中得到好处,那是要剐朕的肉。

    孩子们吃完了饭食便一哄而散,李世民喝着茶水。

    长孙皇后又道:“今日青雀和张阳又拿出了三千贯钱,承包了突厥的一千顷地,说是要用来经营牧场。”

    “三千贯?他们随手就能拿出这么多银钱?”

    长孙皇后点头,“之前也听青雀说过,承包了十年,如果经营得好或许两三年就能收回本钱,往后的经营都是利润。”

    看李世民沉默不语,长孙皇后又道:“妾身以为这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这两年寒冬屡屡早来晚退,让突厥这两年的牛羊少了四成,除非张阳知道往后十年的气候与节气如何,不然再遇灾年这三千贯怕是会打水漂。”

    李世民冷哼道:“以他们的家底,就算是白送突厥对骊山来说不过是一件小事。”

    “妾身还是担心青雀的经营越来越大,他又年少缺少阅历,再这么下去就怕出事。”长孙皇后又给李世民倒上茶水,低声道:“陛下若是得空,不妨再去见见张阳,多叮嘱他几句以免将来会出事端。”

    “你提醒的是,朕确实要见见他。”

    夫妻知心,皇帝的难处皇后心里很清楚。

    李世民自然不可能向自己的女婿低头。

    皇后给了一个台阶下,李世民就走下去了。

    张阳的日子很简单,不是去骊山就在家里,要不就是在曲江池散心。

    此人不好游猎,不好酒肉声色,更没有三五成群呼来喝去的朋友。

    这人的生活简单到让人发指。

    想要找到张阳也很容易,知道张阳又去了曲江池,李世民便出了宫。

    从八月到九月,夏收的忙碌时节,让长安城也没有往日的热闹,越来越多的人口离开长安城,凡是家里有田地的人没有来长安城找活赚钱,而是赶着把富余的粮食卖给官仓,换取的银钱还能准备下半年的生计。

    此刻的曲江池也很平静,李玥和小武坐在堤岸边。

    光着小脚丫浸在清冷的池水中,感受着这种凉快暑意也消退了不少。

    张阳正给小武批改着数学作业,最近总有僧人成群与官府闹事,长安城时常可以看见官府的人押着一群僧人。

    不要试图挑战皇帝的决心,后果就是死无葬身之地,抓了几个寺庙的领头主持,就引来这么多僧人的反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