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来自波斯的传说

    第三百六十七章 来自波斯的传说 (第2/3页)

手艺。”

    看李渊动快,宫里的孩子们也大快朵颐吃了起来。

    张阳陪着李渊喝酒水,“最近身体如何?”

    李渊笑呵呵道:“就你说的血压?”

    “您老还是要注意一下血压,平时少喝酒为好,有空多来骊山住一住。”

    “皇爷爷一回宫就成了老酒鬼。”李丽质很不合时宜地说了一句。

    话语声落下,所有孩子吃饭食的动作稍一停顿,都看向了李渊。

    李丽质又补充道:“父皇说的。”

    “哈哈哈!二郎这小子真是……”李渊端起酒碗又道:“朕回宫前就听说武德殿被砸了,朕正要找他好好理论。”

    自己孙女的话,李渊并不是太在意,更在意李世民砸了武德殿的事情。

    一群孩子这才继续动快吃着饭菜。

    张阳低声讲着,“过了年,您继续来骊山住,房子也一直留着。”

    看李渊吃了一口稻米饭又喝了酒水,张阳继续讲道:“在村子可以给您改善改善伙食,至少多吃点降血压的食物。”

    李渊能不能去骊山,还要经过李世民的允许。

    长孙皇后自然也不好做主。

    看这老人家自己都拿不定主意,张阳小声对他讲着:“您老放心,我会向陛下劝谏的,要是陛下不答应我就每天去劝谏,烦死他。”

    李渊忍着笑意点头。

    老人家一直在宫中生活难免会疏于照顾,尤其是在膳食平衡这方面。

    到了李渊这个年纪,有些东西要少吃,酒水更是要少喝。

    古人的养生理念都不怎么好。

    以李渊现在的身体状况来看,从眼下抓起应该不难。

    “今年的除夕,我们就不来太极殿赴宴了,这才准备了饭食给皇后和一群弟弟,大家一起用一顿饭就当是先补上除夕的缺席。”

    皇后和李玥低声说着话语。

    一桌的饭食被这群孩子吃得所剩无几。

    张阳注意到一道目光看着自己,再确认了目光的主人沉声道:“晋王殿下,你有什么事吗?”

    李治快步走来,指了指门框,“姐夫说过雾气在低温中凝结水。”

    看到门框上的水珠,张阳点头。

    “试了试在冷空中往手上吐气,手里会湿湿的。”

    李渊如雷的鼾声,这老家伙酒足饭饱就睡。

    李治的行为与在自己手上吐口水没什么区别,熊孩子在求知的道路上总会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举动。

    “门框上的水珠又是怎么回事?”

    张阳解释道:“因为外面的空气很冷,而屋内是温暖的,当殿内温暖的空气遇到冰冷的门框,自然就凝结成水滴了。”

    李治若有所思点头。

    李玥与皇后谈完,一家人这便离开了。

    临走前张阳给孩子们留了一道题目,准备一个不漏水的铁盆,再准备几个大小不同的水桶,将铁盆倒扣进装了水的水桶中,来判断其中的变量关系。

    题目不复杂,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小实验。

    将这个实验的方式方法写下来之后,一家人便离开了。

    长安城又开始下雪了,风也越来越大。

    李世民坐在炉子边手中拿着一份奏章,这是外交院送上来,奏章上写着的是波斯王子的话语,外交院的人将其记录了下来。

    波斯距离大唐很远,那是吐蕃以西的地界。

    或许左藏库会有一些对波斯的记录。

    张阳和他的外交院知道的应该更多。

    即便是波斯王子卑路斯将西方的事情说得再离奇,眼下朝堂对波斯也没什么兴趣。

    太监躬身走来,“陛下,骊山令和公主殿下已经回去了。”

    李世民翻看着奏章,“他们都说了一些什么?”

    太监低声回道:“说是今年除夕骊山令和公主殿下不来宫里了,说是要在骊山过除夕。”

    李世民皱眉道:“皇后答应了?”

    “皇后说是明白夫妻俩人的心意,会禀报陛下的。”

    “那便让他们在骊山过除夕,过了新年朕再去看望他们。”

    玥儿和张阳本就跟宗室疏远,宗室中也有不少人拉帮结派,对此李世民也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