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给皇帝筹钱

    第四百零八章 给皇帝筹钱 (第1/3页)

    张阳在一旁坐下来,“白糖的事情进行得很顺利,往后我们可能还有更多的银钱花出去。”

    李玥微笑道:“从西域送来的那三箱子金子足够了。”

    傍晚天空隆隆作响,雷雨落下。

    张阳躺在椅子上,枕着媳妇的腿看着书卷。

    李玥安静地裁剪着,这是要给将来出生的孩子穿的衣物。

    低头看着夫君的侧脸,她温柔地笑着,“婶婶说朝中几次商讨要修建河西走廊四郡。”

    张阳蹭了蹭腿,竟可能让自己看书的姿势放松下来,“修建河西四郡所要的银钱不菲。”

    李玥看着夫君的耳朵,又皱起了眉头,这些天为了研究这些儒家典籍,夫君很少会打理自己。

    这么爱干净的一个人,怎么能疏忽自己的耳朵。

    李玥放下手中的布料,从一旁的柜子上拿起细长的小木勺,给夫君清理着耳廓。

    “平时也仔细盘算过,在吐蕃的湖盐还没有制出来的当下,父皇很难拿出银钱来修建河西走廊四郡,今年西域的战果送到了,玛瑙玉石确实不少,高昌人已经先一步将金子送来,这么一想现在的父皇能够拿出的现钱不多。”

    “嗯,他现在手中最多的东西就是粮食了。”

    要知道宫中的财政状况,其实也很简单,李玥这两年经常往宫里走动,在加上皇后的讲述,还有朝中的官员俸禄。

    仔细一推敲,便可以知道李世民要保持长安城的稳定,一年需要付出的流水有多少。

    当然了李玥也只能推敲出一个大概的数字,朝中处处要用钱,与皇帝关系比较好的几个大臣,都欠着几年的俸禄没有给。

    清楚银钱的来处,明白银钱的去向,就可以明白李世民的财政状况。

    张阳翻了个身,闻着她身上的味道,“嗯,真好闻。”

    俏脸红了红,李玥掏耳朵的力道重了几分。

    雨势越下越大,听着雨水落在屋顶的声音,张阳讲道:“就算是吐蕃的湖盐能够制出来,送到长安城了,这些盐想要成为现钱也难,就算是将这些盐代替俸禄发放也不过是一时的,再将这些盐放入坊市中,盐价下跌后,会变得更不值钱,到时候收回本钱都很难。”

    “盐是人们离不开的东西,盐价的起伏往往也会影响民生,所以我以为就算是你父皇手中有了足够的盐,他也不敢卖出去,最多是增加朝中的储备用盐,用这种官盐的方式来控制盐价。”

    李玥清理好耳廓,再轻轻吹了吹,确认干净后这才恢复笑容,因为之前用力一些,夫君的耳朵也有些泛红。

    “官盐这种事物,父皇能够控制得了吗?”

    “谁知道呢?看你父皇的本事吧。”张阳一手搂着她的腰,因为小时候瘦弱的缘故,现在她的腰肢还是很细。

    再换了一个姿势,张阳横躺着看着媳妇的下巴,“嗯,你的下巴真是百看不腻。”

    】

    李玥俏目瞪了瞪,看了眼窗外的大雨,“哪有人大白天会说这种话,要是被人听到羞死了。”

    她拿起一旁的布料继续裁剪着。

    张阳闭着眼,“既然媳妇开口了,咱们自家的岳父的困难该帮忙还是要帮。”

    李玥停下手中的动作,“在嘉裕山修建关隘与河西四郡,所要银钱一年花费至少万贯,而且需要几年能建设成谁也说不好,建设关隘这种事情中途停工荒废的事情也不是没发生过,我们家好不容易攒下了三万贯,心疼。”

    “难道你父皇不开口,我们就真的不帮了?”

    “这是朝中的事,不是骊山的事。”

    张阳笑道:“帮帮他吧,怎么说都是自家人,就当看在你母后和你的面子上,顺便让李泰也拿点钱出来。”

    李玥点头道:“那就听夫君的。”

    看她窃喜的笑容,张阳坐起身,家庭要和睦才能万事兴。

    奶皇帝这种事情,有时候和投资差不多。

    投资皇帝的收益也长远得多,前辈吕不韦果然是真正的投资高手呀。

    一场雷阵雨来得突然。

    宫里,甘露殿中,李世民板着脸看着眼前桌桉上的银饼。

    眼前都是当年秦王府最信任的臣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