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他来上朝,朝堂乱

    第四百一十八章 他来上朝,朝堂乱 (第2/3页)

蛋脱了鞋子丢向程咬金,没砸到其人,倒是砸中了正发呆的李大亮。

    鞋拔子甚至在脑门上留了个印记。

    再怎么说也是刚刚征讨吐蕃回来的将军,心气正高,李大亮也不是好欺负的。

    骂战逐渐扩大,眼看就要动手。

    张阳欣赏着这一幕,文臣武将一个个如此有活力,看文武双方骂战,这才是最好看的风景。

    再看那只罪魁祸首的鞋子,一个人趁着文武双方动手的时候把鞋子给捡了回来。

    捡鞋子的人正是唐俭的儿子唐观。

    对方也注意到了目光,面色赫赫干笑着。

    张阳报以感谢,转移火力。

    唐观拱手表示不用客气。

    直到李世民看不下去了,这才喝止这场乱战。

    众人不再动手,也好不狼狈。

    程咬金手里抓着一把头发,也不知道从谁头上揪下来的

    等文臣不再弹劾,朝堂又安静下来,这才开始早朝的正常流程。

    李世民又扫了一眼众人这才下朝。

    走出太极殿,许敬宗拱手道:“张尚书一句别有人间行路难,道尽了我们外交院的处境,还请尚书放心,我们一定会坚决站在尚书这一边,为了社稷,为了外交院。”

    张阳点头,“为了大唐富强。”

    “对,为了大唐富强。”

    李百药也是义愤填膺,众人热血燃起来了。

    看张阳一脸惆怅走着,许敬宗好奇道:“张尚书之魄力我等应当作为榜样,不知为何现在愁眉不展。”

    张阳揣着手一路走着,“许久没上朝了,好不容易上朝一次,就被霸凌,换成你你会开心吗?”

    “我等一身正气何惧蝇营狗苟。”

    不搭理许敬宗的这番热血,张阳走向唐观,“刚刚多谢唐兄出手相助。”

    唐观拱手道:“不客气。”

    “能够上朝了,这是升官了?”

    “下官刚刚入户部,也是父亲让颜师古安排的,有秘书监的监正提拔自然无碍。”

    张阳揣手继续走着,“既然是颜师古提拔,为何也要将祸水引向他,我可看到你捡鞋子了。”

    唐观黑着脸道:“心里气不过,我虽说写不好字也就罢了,自认没有学识,他颜师古安排一个不识字的人取代了下官原本在秘书监的位置。”

    “有这事?”张阳很是讶异,按照唐观的意思他已经够差了,颜师古竟然还安排更差了的人坐在他坐过的位置上,这不是他笑话人吗?

    明里暗里多少有点欺负人的意思,什么货色都能去我坐过的位置。

    大概是这个意思。

    唐观咬牙启齿,“为此家父送了不少古玩予他,真是可惜了。”

    张阳又道:“这样的人留在朝堂迟早是个祸害。”

    “嗯,确实是个祸害,秘书监因为他乌烟瘴气,不识字的商贾子弟都能进,实乃我朝堂败类,有生之年必除之。”

    “慢着。”张阳疑惑道:“颜师古举荐你,你还要除了他,唐兄这是……”

    唐观拨开额前的发髻,脸朝天空又晃了晃脑袋,摆出一副很潇洒的模样,“其实在下志不在为官之道,此生必要写出如红楼这般的书籍。”

    “唐兄壮志凌云,在下佩服。”

    “张兄面对千夫所指未有退让,实乃我辈楷模。”

    “过奖过奖。”

    “彼此彼此。”

    张阳纠正道:“唐兄还是要多读书。”

    唐观闻言点头,“那是自然。”

    “既然唐兄父亲送去这么多东西,唐兄又另有志向岂不是浪费?”

    “家父不懂我之志向,实属无奈。”

    “下官倒有一个办法,既能从此离开朝堂一心钻研文学,还能除掉颜师古。”

    “什么办法?”

    张阳一字一顿道:“举报他。”

    唐观深吸一口气,“与张兄一番话,在下如醍醐灌顶,用完午饭便去中书省递交奏章,看来以后便不能在长安城住了,会被家父打发回乡种地,少不了一顿毒打。”

    “无妨,总有人间行路难,只要不放弃。”

    唐观重重点头,“受教。”

    张阳也拱手,“有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