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英雄好汉才会村头树下

    第四百二十五章 英雄好汉才会村头树下 (第1/3页)

    藏库用书更多地是一些有收藏价值的书籍。

    张阳找了好一会儿才找到一篇考工记解,书卷上有记录一些关于铁器的锻造工艺,就算是有,也不过寥寥两三笔带过,根本没细写锻造之法。

    正思索着,见到李恪已经带来的笔墨放在桌桉上。

    看他一动不动站着,人虽小也不懂什么礼貌,一身行伍中人特有的严肃。

    看他还算有诚意,作为一个大人不给小孩子帮忙,这要是给媳妇知道了,指不定又会怎么样唠叨。

    “老师,都已经准备好了。”

    张阳盘腿坐下来,“首先我还没答应做你的老师,这一声老师先不要叫。”

    “明白了。”

    张阳先是回忆了一番自己读书时军训的场景,再将具体的步骤写下来。

    看李恪像是一个守卫一直站在门外,张阳搁下笔,“先写到这里,蜀王殿下带一群卫府杀才先去练一段时间,看看会不会有成效。”

    “喏!”李恪双手接过。

    看他一板一眼的模样,张阳嘱咐道:“也不用对我这样毕恭毕敬的,可以和晋王魏王那样唤我一声姐夫就好。”

    “姐夫!”李恪再是朗声道。

    包裹内装着不少书卷,张阳双手提起扛在肩上,“那我就先告辞了。”

    李恪还站在原地,手中这张宣纸上写着的都是歪七扭八的字。

    不得不说这个姐夫的书法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

    再是皱眉一看内容,自语道:“这也不是兵法呀。”

    李恪的心情很复杂,还有些失落。

    回到自己的母妃的寝宫,说着藏库见到张阳的事情。

    “母妃,他不让孩儿叫他老师,也不收弟子,说是可以和晋王他们一样唤作姐夫。”

    杨妃很重视自己的这个半大孩子,自恪儿懂事以来,一直都比宫中的其他孩子弱一头,十岁开始到现在便一直住在军中,时常回来看望。

    现在李恪已岁有十三,也到了给他谋求一条正路的时候。

    再过三年便成年。

    比宫中其他孩子弱一头也没什么,只要孩子平安长大便好。

    杨妃低声道:“唤他姐夫也挺好,比做老师好。”

    李恪拿出一卷纸,“而且姐夫在纸上写的这些根本不是兵法,孩儿根本看不懂这些有什么用。”

    儿子一天天想着行军打仗,这正是杨妃所担心的。

    接过这张纸,杨妃也仔细看了起来,“看着确实不是兵法。”

    李恪小声问道:“姐夫根本不想教我。”

    杨妃耐心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擅长的本领,听说张阳的数术水平非常高超,就连现在的李淳风道长也看不出深浅,汝南公主的数术便是他所传授。”

    “孩儿要跟着姐夫学数术吗?”

    “你不用。”杨妃低声道:“就按照张阳吩咐的去办。”

    “孩儿明白了,这便回军中了。”

    杨妃稍稍点头,恪儿懂事是最好,身为他的母妃本就是前隋留下来的人,举目四望当年的亲人也都不在了。

    好在陛下待自己不错,待恪儿也好。

    杨妃低下头思量着,又对一旁的宫女道:“让人不要将此事传出去,也不要打扰公主和骊山县侯。”

    宫女点头回道:“明白。”

    张阳把一包裹的书放在家里,和媳妇吃着午饭,“我打算派出一批外交院的文吏去帮助大安。”

    李玥慢条斯理吃着饭食,“这样也好,夫君吩咐的银钱今天一早便送出去,也在路上了。”

    吃着饭食,注意到媳妇古怪的目光,张阳放下碗快,“为何这般看着我?”

    李玥皱眉道:“听说最近父皇要做什么决定,夫君都会第一时间站出来反对?”

    媳妇的消息灵通也不奇怪,两位婶婶简直是长安城的万事通。

    “我觉得你父皇有些决定是不对的,现在好不容易平定了西域,打赢了吐蕃这就想着祭祖昭告天下,向上苍慰藉祖先?其实这些事情也只是完成了一半,你父皇急功近利了。”

    “以前夫君对付那些文吏好歹有父皇可以照拂。”说到这里李玥又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