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英雄好汉才会村头树下

    第四百二十五章 英雄好汉才会村头树下 (第3/3页)

开办的事宜。

    来到苏亶府邸门口,李承乾站在门外许久,脑海中再次回想起当初张阳的嘱咐。

    “千万不要许诺苏亶任何的好处,更不要在朝堂上给他安排位置,就算是他的女儿能够成为太子妃,以后太子妃的娘家距离朝堂越远,陛下才会更放心。”

    万万不可因为他的女儿成了太子妃而给苏亶谋私。

    这是大忌。

    李承乾心中很明白父皇的脾性,就算是苏氏成为了太子妃,也随时会有被父皇替换的危险,想要与她成婚,这一路有许多的艰难险阻。

    苏亶知道了太子亲自而来,也急急忙忙去迎接。

    太子和这位秘书监少监相互行礼,这一切都被这条街的路人看在眼里。

    话语寒暄一番,李承乾跟随着苏亶进了府邸。

    到了这一步,门外的一切都不重要。

    或许不用半个时辰父皇就会知道这个消息。

    跟着苏亶走在府邸中,一路朝着后院走去,他解释道:“太子殿下,小女就在院内。”

    李承乾点头道:“苏少监,往后你我都欠张阳一份人情。”

    “下官别无所求,只有这一个女儿。”

    “孤会好好待她。”

    苏亶再是行礼,独自走开了。

    鼓起勇气,李承乾走入院落中,对方像是早就知道了自己要来,已经在站在后院看着。

    过了夏收,水稻都已种下,骊山又开始忙碌,这片小天地有做不完的建设。

    此刻的山顶哈桑。

    太子为了爱情而努力,正当是少年情窦初开的年纪。

    李玥听着王婶的讲述,“后来呢?”

    王婶回道:“问询过苏家院落中的侍女,说是太子与那苏氏相顾无言,站了半个时辰之后,太子便离开了。”

    张阳搬着砖石修砌房屋,听到这话也是一阵无奈。

    这个太子怎么就去了人家家里一句话都不说,这就离开了?

    这青涩的感情,未免也青涩的有些过头了。

    看李泰和泥还心不在焉的,张阳又道:“魏王殿下。”

    李泰回神,“怎么了?”

    张阳指着地上一摊已经被和得异常稀的泥,“就不能用心点吗?”

    李泰打了一个哈欠,深吸一口气提起精神,“姐夫,那太子当真这么做了?”

    “嗯。”

    “那岂不是要成婚了?”

    “或许吧,魏王殿下要去搅和人家的婚事吗?”

    “呵,本王怎么可能去搅和人家的婚事,这不是英雄好汉所为。”李泰脏兮兮的胖手提着一桶泥而来,“再者说,太子是储君因为一点儿女情长就被左右,岂是好汉作风?”

    “我觉得魏王殿下这番话是谬论。”

    “如何是谬论?”

    “并不是所有的英雄好汉都可以抛却儿女情长,一个真正的英雄好汉需要有经历的沉淀,才能有英雄气。”

    话语说到一半,张阳想到李泰会说起这种事情的原因,“魏王殿下,最近是不是又听了有关游侠的故事。”

    “父皇为什么不喜欢游侠风气。”

    “你怎么不去问问你父皇。”

    “就算问了,父皇也不会说的。”

    皇帝当然不会和李泰说这种事的原因,难道李世民要和李泰说游侠也会成为社稷动荡的因素吗?

    张阳感慨道:“我觉得大多数行走在绿林的好汉能够放下刀兵,归隐在田地中,看遍了世间冷暖,明白了人心险恶,完成了一生的夙愿,最后村头树下。”

    “嗯,这才是英雄好汉该有的结局嘛,惩治恶人,惩恶扬善终究只是一个过程,但凡当心性从打打杀杀中走出来,抱着孩子再回首看当年的青葱岁月,才是最大的收获。”

    “那不就成一般人了?”

    “这世上每个人都是一只鼻子,两只耳朵有谁是特别的吗?都是一样的人,英雄好汉也是一般人,难道他们就不能村头树下与老叟话桑麻?”

    和叛逆的孩子讲道理很是费神,尤其是李泰这个年纪,正处于叛逆期最严重的时候。

    张阳卷起袖子继续和他争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