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提前给李渊过除夕

    第四百四十九章 提前给李渊过除夕 (第2/3页)

阳回头瞧了一眼,“魏王殿下,我刚刚说话了吗?”

    李泰点头,“你刚刚说话了,自言自语的。”

    张阳依旧皱眉看着远方。

    李泰又道:“花生好吃吗?土豆都是何物?”

    “一种食材,有了土豆就可以让大唐从此不缺粮食了,实在不行有红薯也行,我把这件事让波斯人去办了,我想着他们可以找到卷心菜,是不是可以找到其他的好东西。”

    “能够让大唐不缺粮食的食材?当真?”

    以大唐现在的人口和粮食数量,耕种的田亩比人口要多。

    隋末打了十年的仗,天下初平定李渊登基后各地平乱又花五年。

    人口大减,生产力不足。

    等现在李世民坐上皇位,鼓励发展民生,促进人口增长,并且减少赋税来提振人口的措施是没错的。

    也就是说现在的大唐,最需要提升的是生产力,生产力才是第一位。

    而大唐的粮食保有量,目前也可以应付,从贞观三年的旱情过去之后,连年的丰收,给了这个天可汗很大的底气。

    以至于现在李世民多少有点飘了。

    “姐夫!你还没回答我。”

    张阳回过神,“在遥远的西方还有很多的宝藏等着我们去探寻,也不知道你父皇有没有兴趣派人出海远航寻找宝藏。”

    李泰来回走着,“典籍中有记载,自古以来出海者十不存一,很多出海的人皆没有再回来,有些人说海外有蓬来仙岛,本王以为根本没有这种事情,这些多半是死在了海上。”

    “魏王殿下说得没错,其实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以后魏王的殿下想要篡位了,可以让太子去出海,让他以为海外真的有仙人,这样就能兵不血刃拿下储君之位。”

    安静半晌,又是一阵冷风吹过,李泰沉声道:“太子虽说没有本王这般的才智,但也不至于傻到这种地步。”

    与自家的小舅子聊着天,从村子走出一路来到铁匠坊。

    张阳端详着眼前的指南针,目前来看没有变化,比之前的结果都要好。

    拿出之前李泰的这面铜镜,早在先秦就有了合金铸造。

    张阳怀疑这面青铜镜就是用到的就是合金技术,因为历朝历代无休止地战乱,很多当年的铸造技术都是失传了。

    知道是魏王殿下来了,江师傅走到铁匠坊外。

    看到李泰愁眉苦脸的样子,他小声问道:“敢问是不是这小张惹魏王殿下生气了。”

    李泰连忙摆手,“他没有欺负本王。”

    江师傅板着脸又道:“还不给魏王殿下行礼。”

    张阳连忙躬身行礼。

    “不用行礼了,以后谁敢对本王行礼,本王就打断……”

    看着姐夫,李泰又把话语咽了回去,只好把身体放低回礼,娘的!太欺负人了。

    这姐夫的癖好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阳拿出一张图纸,“江师傅,这是我们铁匠坊接下来的研究目标。”

    目光看着图纸,思量片刻,江师傅揪着自己下巴的胡子,“这是何物?”

    “此物叫作弹黄,简而言之就是一种有弹性的铁线圈,魏王殿下将它画成了这般模样,通过铸造增加或减少铁圈的横截面,调整弹黄的承重能力。”

    听了一番话,江师傅点头,“不愧是魏王殿下,竟能想到这种古怪又稀奇的事物。”

    李泰耷拉着脸,此刻目光呆滞,大脑进入了宕机状态。

    张阳再是解释道:“魏王殿下还说了,在铸造的时候可以多尝试其他的材质掺杂来提高韧性,具体要如何做,还要诸多老师傅一同探究。”

    江师傅向李泰行礼,“魏王殿下放心。”

    一边行礼还要拉着张阳一起行礼。

    装模作样也就算了,还要将这弹黄之名放在本王的头上。

    李泰拉起张阳的衣袖就往铁匠坊外走去,以后不许张阳来铁匠坊,太折磨人了。

    老江师傅手中拿着图纸,斗志满满。

    “江师傅,跟在魏王殿下的年轻人姓张?”

    江师傅点头,“叫他小张就好,以前在城西的时候他总是让别人这么称呼他。”

    又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