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要我建设还要我功劳

    第四百六十一章 要我建设还要我功劳 (第2/3页)

用。”

    “您年事已高心中所想无非就是孙儿绕膝。”张阳盘腿而坐,“我们一家打算回长安城了,玥儿的身体也恢复得很好。”

    李渊点头,“你身系礼部,又是中书省侍郎也该回长安城。”

    张阳又道:“您是知道我的,我这人躲着朝堂都还来不及。”

    李渊又笑了,“二郎不止一次说过你的不是。”

    “我以为天可汗英明神武,没想到背地里还会说我坏话,不是君子所为也。”

    “英明神武?他有朕一半英明神武吗?”

    “天可汗是您儿子,您可以这么说,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怎么敢如此议论。”

    “这里是骊山,又不是长安城,在朕面前你不用忌讳太多,七尺男儿大丈夫,当直抒胸臆,洒脱在人间。”

    张阳摸着自己下巴的胡渣,“您这个儿子整天想着骊山为他的朝堂作出贡献,还整天催着骊山生产,将这里当作他的钱袋子,您说陛下像话吗?”

    听到这些话,李渊一时间语窒。

    张阳又道:“还想去征讨薛延陀以震慑突厥?现在突厥在大唐面前早已是瑟瑟发抖,就连突厥唯一的战力阿史那杜尔都被我打发到西突厥去了,这人在西突厥挨着冻呢。”

    “就算是您儿子指望着骊山下蛋,他竟然说出以增加人力来增加产量的话语,不懂技术还来指手画脚,我要是太上皇,现在就提着棍子好好打一顿,让他在棍棒下清醒。”

    李玥闻言也是笑着。

    反正是天可汗他爹要说的,张阳一口气说完喝下一口茶水,“嗯,直抒胸臆。”

    “其实二郎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李渊试图想要找回一些面子,听了张阳所言,又不知道该说自己儿子哪方面的优点。

    相顾无言好一会儿,张阳站起身,“我们一家先回长安城,改日再来看您老人家。”

    李渊心满意足地点头。

    小武和徐慧已经收拾好了要带回长安的行李,多数都是一些衣裳,长安城的家里家具都齐全。

    倒也不用特别准备。

    徐慧和小武坐上马车,张阳扶着李玥上了马车,再将婴儿车也递上,这样她不用时刻都抱着孩子。

    杨婶确认了没有东西落下,这才关上了院门。

    马车缓缓驶动朝着长安城而去。

    此刻的长安城内,朝中的休沐就要结束,隆冬时节离开长安城的居民也在这个时候纷纷回来。

    现在的长安正是最热闹的时候。

    裴行俭也习惯了这里的日子,他带着家仆走在朱雀大街上,吃着在街道买地小蛋糕,“我听说这个蛋糕就是魏王殿下开设的。”

    家仆回道:“传言确实如此,但谁也没有见过魏王殿下出面在那个铺子。”

    在长安城的传言很多,这些天裴行俭会时常去弘文馆,向那里的人打听现在长安城的变化,自陛下登基,长安城发生过的事情很是有意思。

    新奇的传闻,满足着这个意气风发少年人的好奇心。

    裴行俭好奇道:“他们说现在魏王殿下久居骊山,许久没有回长安城,就连今年的除夕也没有回来。”

    家仆回道:“事涉皇子,小公子还是少议论为好。”

    “这个魏王与我年龄相仿,听说一直与张阳厮混。”裴行俭嘴上还在说着皇子。

    家仆也是无奈回话,“魏王年幼时便颇有才学,很多都说魏王殿下与张阳走在一起之后便荒废了一身才学。”

    “我不这么认为,若魏王在骊山当真废了一身才学,陛下不会任由魏王留在骊山,至于在骊山究竟为何,其中必另有事由。”

    在家仆眼中,小公子的心气很高,才思敏捷。

    就是言语间太过傲慢,这种自傲对小公子不是好事,不经历练如何成才,这也是来时家主嘱咐过的。

    长安城有很多张阳的传闻,还有一个神秘的魏王,更有不见真面目的骊山。

    这都是现在裴行俭最关心的事情。

    家仆嘱咐道:“小公子该准备科举了,已是二月天,科举开试不足三月了。”

    “薛大哥也该来长安城了吧。”裴行俭依旧自言自语着。

    一路走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