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求知与谜题

    第四百六十五章 求知与谜题 (第2/3页)

    一个装满水的水囊就在晋王殿下的手中,只见他拿着针在水囊上一扎,囊中的水便流了出来。

    在众人的目光下,李治将水囊的木塞子塞上。

    程咬金瞪着满是血丝的大眼睛看这一幕,眼看滋出来的水流变小。

    水囊依旧是鼓的,说明其中还是装满了水,众人屏息看着直到最后一滴水落下,水真的不再流出。

    程咬金拍案大喝,“好!”

    房玄龄走上前查看,躬身行礼道:“陛下,水确实不再流出。”

    李世民的呼吸沉重,目光还盯着李治。

    “敢问吐蕃使者,这是破解了吗?”

    知道晋王殿下年幼,不好应对这种局面,房玄龄便帮着问道。

    那吐蕃人缓缓点头。

    李治重新拔出木塞子,再往水囊上扎了三个洞,等再次塞上木塞,水流又停下了。

    反复几次,众人也发现了规律,每次木塞塞上之时,水流便会停下。

    殿内皆是为晋王殿下破解谜题的叫好之声。

    房玄龄笑道:“十岁还是尚能破解,是吐蕃使者轻看大唐吗?”

    这声反问让吐蕃使者难堪,他退后一步,“能解开一题并不能说明智慧,下臣斗胆还有一题。”

    李治抬首道:“你尽管说便是。”

    张阳的笑容凝固在脸上,本觉得晋王这个孩子能够举一反三,还算是机灵,人家房相已经找回了场面,更是能够圆回去。

    李治非要说一句尽管来。

    打心里张阳不喜欢这种自找麻烦的事。

    吐蕃使者躬身行礼,拿出一个铁球朗声道:“此乃西域神物,这原本是两个铁匣子,当合在一起时世上再无人能够将其分开,不知道晋王殿下可否将其分开。”

    李治古怪地看着这个西域神物,这就是一个巴掌大的铁盒,大小也与就一颗柿子相当。

    铁盒上的痕迹诉说着它们是合二为一的。

    “这有何难,末将愿意一试。”牛进达站起身。

    得到陛下的应允,牛进达接过这个铁匣子双手拿着两端的铁环,铆足了劲想要掰开。

    眼看牛进达脸都涨红了,这个铁盒还是没有要分开的迹象。

    “知节过来帮忙!”牛进达大喝道。

    程咬金闻言也站起身,一人拉着一边,奋力一声怒吼。

    等俩人都脱力了,铁环都拉变形了。

    铁匣子依旧纹丝未动。

    程咬金和牛进达的力气本就不小,俩人也是出了名的猛将,连他们俩人都拉不开,更不要说晋王殿下这个十岁的孩子。

    天可汗是要面子的,战场上要赢吐蕃,智慧上当然也要赢。

    现在李世民皱眉看着这一幕,神情凝重。

    程咬金揉着自己几乎要脱臼的手腕,“陛下,确实无法分开。”

    吐蕃使者躬身行礼,“敢问天可汗,可有能够解开之人?”

    见这个吐蕃还敢去问天可汗,程咬金当即就要冲上去揍人,又被牛进达拦住了。

    “这分明就无法打开!”程咬金大喝,大嗓门震耳欲聋,在殿内回荡。

    等大殿重新安静下来,李治躬身道:“是否可以询问在场的一人。”

    吐蕃使者自信地点头,“只要在场众人能够打开此匣,下臣连夜离开长安城,去请赞普入关。”

    李治在原地犹豫半晌。

    张阳坐在李孝恭身边一动不动,如石化一般,在睁开眼时果然晋王殿下已经站在了自己的面前。

    “姐夫,如何破解?”

    张阳叹道:“人力是无法分开的。”

    李治又道:“那就是无法破解了?”

    “倒也不是没有办法,只是有点麻烦。”

    晋王殿下和张阳的交谈声很轻,众人都好奇如何破解,目光都落在俩人身上。

    李玥看着这一幕心中骄傲。

    李丽质在一旁小声道:“皇姐知道如何破解吗?”

    “以前夫君与我讲过其中道理,在一个与马有关的地方发生过这等事。”

    “与马有关的地方?”李丽质越发好奇了。

    “很多年前夫君说过这个故事,如今想起来有些模糊了。”李玥安慰着她,“这件事对你姐夫来说不难,且放宽心。”

    张阳说了两三句话,李治胸有成竹地走回来,“父皇,儿臣需要一个铁箱子。”

    陛下稍稍点头,便有太监去准备。

    半刻之后一个铁箱子便带到了殿中,李治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