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当年英雄已迟暮

    第四百六十九章 当年英雄已迟暮 (第3/3页)

休息。”

    “孩子睡着了吗?”张阳稍稍抬头看了一眼,小家伙睡得正香。

    “就怕她半夜又醒了。”

    张阳坐起身,从窗边看了一眼小武和徐慧房间的灯也熄了。

    寂静的深夜,孩子的哭声再次响起。

    李玥面红耳赤地起床,去哄孩子。

    张阳灌了一大口水,有了孩子之后也不方便呀……

    一场从西突厥席卷而来的寒潮,让刚刚沉浸在暖春中的关中人猝不及防。

    李玥头发乱糟糟的,正给夫君穿好官服,“今天早朝可不能耽误了时辰。”

    张阳双目无神地站着,一晚上也没有睡好,心里悬着就怕孩子会不会醒来哭着。

    这倒是一晚上似睡非睡的过去了。

    夫妻俩也被闹得不上不下的,确认了夫君的官服官靴都穿好了,她这才给自己打理。

    张阳坐在家门口洗漱,天色还灰蒙蒙。

    一阵寒风吹过,让人不禁打了一个哆嗦。

    关中冷,想来西突厥更冷……可不要耽误了棉花种植。

    煮了一锅稀饭,张阳应付了两口便急匆匆赶去上朝。

    天色刚刚微亮,乌云笼罩着长安城,张阳停下脚步抬头看着天,“怕是下雨了。”

    “确实要下雨。”

    这个时辰的长安城内除了巡街的官兵,就是要上早朝的官吏。

    张阳寻声看去,见到一个熟人,“崇义公子。”

    李崇义吃着一张饼,“吃了吗?”

    俩人并肩一起走着,张阳小声道:“家里随便对付了两口。”

    李崇义又拿出一张饼,卷了一些羊肉,“可以先吃着,今天的朝会多半会很久。”

    张阳接过饼和羊肉放入怀中,拱手以示感谢。

    “你就不问问我在外交院任职如何?”

    “不知道崇义公子可还习惯?”张阳顺口问道。

    “还不错。”

    “那就好。”

    ……

    俩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一直走到承天门前,张大象和张大素也在这里了。

    大家过了一个年,再次来上朝精神面貌都不好。

    时辰一到承天门便开了。

    密集的脚步声就在耳边,张阳低着头半梦半醒走向太极殿,等在自己的位置上再定,这才看到了许敬宗。

    “张尚书看起来气色不好。”

    “被孩子闹得。”

    许敬宗啧舌道:“刚出生的孩子却是很闹,不如雇佣几个下人照顾,张尚书家中富裕,还有坐拥骊山这么大的家业,也该有几个下人照顾才是。”

    张阳看向还空着的皇位,“从小到大自己动手照顾自己,已经习惯了,要是家里有一两个下人很不适应。”

    “说来也是。”

    李百药匆匆而来,“各国使者都已经到了承天门外了,敢问尚书要如何安排?”

    张阳瞧了一眼李崇义,“崇义公子,你去安排一下,让他们等在外面等候召见。”

    “喏。”李崇义快步离开。

    再看李百药,许久不见他,此人两鬓已有了白发。

    从李百药刚刚来到礼部,他在礼部任职已经有三年了。

    张阳揣手站着,“百药,你怎么就有白发了?”

    李百药倒是释然一笑,“众生皆有老去的时候,让张尚书见笑了。”

    有些时候一旦年纪到了,人的衰老速度便会加快。

    三年前他还在旧礼部的门前神采奕奕与人争辩,如今仿佛一转眼,他已经是个老头模样。

    许敬宗小声道:“年近六十了,已然到了告老的年纪。”

    张阳感慨道:“你安排几个人来礼部帮帮他,也让人问问,若是他想告老,我去和陛下说。”

    许敬宗点头。

    随着太监的一声高喝,陛下来了。

    群臣都提了提精神,在太极殿内站得笔直,见到李世民在皇位坐下,众人躬身行礼。

    正是新年新朝会,李世民挥袖道:“诸位,当年隋末起兵,到如今已有三十余年,大唐立足中原一十八年,当年英雄好汉朕依稀记得,如今再看却是英雄迟暮。”

    皇帝的一番话,让朝堂一些老臣落泪,张阳甚至听到了抽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