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

    第四百八十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 (第1/3页)

    “谁也拦不住生老病死,就算是我这个做弟子的也一样。”张阳皱眉讲着。

    “以前有人说张公瑾活不过一年,没想到他能活到现在,老夫听说过你也是懂医理的人,想必其中也有你医治的缘故。”

    李承乾走到人前,婚事正是开始,钟鼓乐声响起,一时间很是热闹。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

    太常寺的人朗声念着诗经,祝福着太子与太子妃。

    热闹的场面下,此刻张阳与高士廉的低声交谈还在继续。

    张阳喝着茶水,“老师的病症还未治愈,眼下只能说没有恶化,只能调养病情而不能痊愈,只能这般养着。”

    高士廉不解道:“连你和孙思邈都不能治好吗?”

    看着这场婚礼进行,太子妃穿着霞帔走入东宫,场面越发地热闹,皇后让人给在场的宾客分发绸缎和红糖。

    李玥也收到了一份,绸缎是上好的丝绸,红糖则是骊山的,只有手掌大小的一块。

    分给殿外宾客的红糖更小。

    张阳惆怅道:“这世上没有长生药,若是许国公想要延年益寿,不妨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饮食均衡,少喝酒多喝开水,也要保持运动。”

    高士廉笑道:“张公瑾就是这么做的?”

    “嗯,只有这些。”张阳点头道:“许国公以为延年益寿有多难?”

    太子与太子妃走入殿中,向陛下与皇后行礼。

    李百药念着祝词,太子与太子妃每每听完一句话便向皇后与陛下行礼,再向在场的众多宾客行礼。

    大礼行完,太子妃便跟着皇后离开了,剩下的事情就是太子招呼在场的宾客。

    高士廉小声道:“现在太子主张官学开办,老夫听闻襄州一地的乡绅便是被你说服,从而让官学在当地开展。”

    张阳思量着,“照理说许国公当初主持重修氏族志,想来也不会站在世家这一边。”

    “世家盘踞中原数百年,岂能一朝一夕间就可以取缔。”

    “所以许国公的意思还是希望科举与世家共存吗?可许国公不要忘了,世家终究是需要利益的,要是科举与世家共存,朝中向世家退让一步,但凡只有这一步,世家也会从中吃下一大口利益。”

    张阳继续讲道:“那么接下来世家就会开始控制科举,直到科举也成为他们的玩物为止,在下看来对付世家这般庞大的利益群体,需要严格控制,一丝一毫都不能放松。”

    高士廉颔首道:“老夫也是为了大唐社稷。”

    张阳咧嘴笑道:“巧了,我也是。”

    话不投机半句多,几句话就可以看出大家不是同道中人,高士廉沉默许久,站起身离开了。

    李承乾正想说话,却见高士廉脚步很快,没有要停留的想法。

    走到张阳的面前,李承乾倒上一杯酒水,“许国公这是怎么了?”

    “多半是去茅厕了。”张阳接过酒水。

    “孤今日很高兴,这场婚事能够顺利走到现在……”

    看李承乾话语激动,张阳与他碰杯,“恭喜太子殿下。”

    李承乾一饮而尽,接着去应付其他的宾客。

    高士廉和长孙无忌的想法是一样的,当初高士廉离开,长孙无忌坐上了这把交椅,维稳是他们首要主张,在科举顺利地进行的条件可以给世家适当的空间。

    都是为了大唐的设计,难免会有意见不合的地方。

    婚事从早晨一直到了午时,也有宾客三三两两地退去。

    张阳带着媳妇正打算离开。

    小武和徐慧被一面墙上的诗文吸引。

    张阳侧目看去,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红布,红布上写满了各路文人撰写的诗句,以示对太子与太子妃的祝福。

    “师父要不要写一句。”小武走过来说道。

    张阳笑道:“对太子的祝福已经够多了,不用再写了。”

    一家人在众人的目光下,走出东宫。

    走出朱雀门,李玥小声道:“在东宫的众多宾客女卷中,有不少女子的目光都在夫君身上?”

    张阳啧舌道:“是吗?我怎么没有感觉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