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俩个老家伙的议论

    第四百八十二章 俩个老家伙的议论 (第2/3页)

李渊,也可以扶起第二个李渊。」

    在河边坐下,虞世南抚须道:「难道陛下就看不到这点吗?你们的想法是希望在科举施行的同时,可以保持士族的稳定,希望不引起太大的冲突,以此来慢慢消磨世家。」

    高士廉闭目呼吸着这里的空气,「难道要和世家兵戎相见吗?这天下还经得起多少战乱?也该养民养息了!」

    他将养民养息四个字说得很重。

    平静的河水就在眼前,有三两只飞鸟掠过。

    虞世南又道:「前些日子传来消息,清河那边的读书人与兵士又起了冲突,陛下与清河崔氏之间难道就能共存吗?」

    「老先生是赞同张阳的想法?」

    高士廉诧异道。

    虞世南还是摇头,「老夫不赞同张阳的说法,就像是他对付高昌王父子,手段很是强硬,必然会受到反噬,之前还听说有西域人刺杀外交院官吏,没有得逞。」

    「陛下还如此信任他。」高士廉说着话又咳嗽起来。

    两位老人家身体孱弱,一旁的家仆小心照顾着。

    「因为张阳不好权力,他是个才能的人可他不贪慕功名利禄,这才是陛下能够如此信任他的缘故,别人看不懂老夫看得懂。」

    「如此说来陛下更倾向张阳的方式?」

    虞世南眼中流露出对这个世俗的疲惫,「陛下不会倾向任何一边,天可汗不是李建成,或许李建成会对士族言听计从,当初支持李建成的人不就是那些世家大族吗?」

    「那时都觉得李建成才是继承李渊位置的那个人,世家还是那个世家,只要李建成登基世家就能掌握更大的权力,谁又能想到玄武门的事情?」

    「千万不要觉得天可汗是个优柔寡断的人,他隐忍突厥三年,三年一到便是李靖带着中原兵马北征突厥,一洗渭水盟约的屈辱,更不要觉得当今陛下仁慈,李建成满门性命他都没有放过。」

    「别看张阳现在风光,陛下不过是利用他而已,也在利用满朝文武,若是张阳赢了一切都好,若是张阳输了……」

    高士廉也在河畔坐下来,仔细听着这番话。

    虞世南缓缓讲道:「天可汗不是杨坚也不是杨广,他有自己的宏图大略,我们这些老家伙且活着且看吧,这朝堂早就没有我们两个老头子的位置了,你高士廉现在说句话朝中的那些人还会听吗?」

    高士廉自嘲地苦笑着。

    社稷一直都是第一位的,这是天可汗心中的理想,天可汗有开拓疆土之心,也有文治武功之心。

    高士廉低声道:「当年韩非子已经说过了这些症结所在,可最后还是因为九品中正制让世家一步步地扩张,年轻人总想着改变世道,他根本没有想过他的敌人是一群什么样的疯子。」

    虞世南低声道:「你说当年韩非子所言的真是这些吗?」

    「当法治越来越薄弱世家就越壮大,帝王的权力便会愈加地式微。」

    两位朝中的老人家说着如今的天下大势,一旁的几个家仆低着头安静听着。

    科举在即,长安城

    东南角的曲江池,许敬宗听着张阳的话语,「裴行俭和薛仁贵?」

    「嗯,科举结束之后召入我们外交院。」

    许敬宗站在一旁手中拿着名册,「这两人是张尚书的熟人?」

    张阳摇头。

    许敬宗又问道:「是远房亲戚?」

    张阳还是摇头,「也不是。」

    许敬宗在名册上写着两个名字,「看来这俩人一定是有过人之处,要是他们科举落榜了该如何?」

    不远处李玥和两个小丫头正在钓鱼。

    带孩子的活还是交给了婶婶,小熊正在曲江池湖水中扑腾着,偶尔还会叼一条鱼上来。

    张阳靠着槐树坐下,「老许,你也坐会儿。」

    许敬宗闻言也席地而坐。

    「我们外交院招收编外人手不需要经过吏部,就算是他们科举落榜对我们来说也没有影响。」

    「下官会回去准备的。」

    「辽东那边是什么情形了。」

    外交院有四位侍郎,院内院外的运转倒是没有问题,许敬宗只要定期来汇报工作情况便可以了。

    要说处理这些繁重事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