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老松啊

    第四百八十五章 老松啊 (第2/3页)

会有牛粪来建房子吧。

    心里这么想着,岑文本继续记录着。

    松赞干布稍稍一礼,“的确能够用来建房子,正如县侯所言,在我们吐蕃牛粪是非常珍贵的东西。”

    岑文本手中的笔再是一停顿,脑子里正幻想着这个场面。

    心中不免有些烦闷,张尚书和松赞干布谈话就不能说一些重要的事吗?

    怎么互相打听起风土人情了?

    俩人看起来像是许久未见的好友。

    心中不禁猜测,难道以前这位吐蕃的赞普和张阳之间就有来往了?

    松赞干布喝下一口茶水:“在逻些时,也喝过中原的炒茶,那时候尝过此刻在骊山再品尝,确实不如骊山的。”

    “我也听说了,赞普经常会派人来中原采买一些东西带回去。”

    “为何味道会差距这么大?”

    “赞普是在什么时候喝的?”

    “大概是在秋季。”

    张阳思量道:“茶叶这个东西不好保存,而且还要防潮,如果不好好保存,运到吐蕃都受潮长毛了”

    松赞干布拿起一片炒过的茶叶,端详着,“确实和运到吐蕃的茶叶不同。”

    张阳一脸的同情,“这长毛的茶叶,赞普喝了多久了?”

    松赞干布坐得很端正,他很重视这次谈话。

    对吐蕃来说这次谈话可能关系到吐蕃的未来,和大唐以后与吐蕃之间的关系要如何。

    多半也是陛下想要将这次谈话记录下来的缘故。

    到现在也没有说到正题,岑文本看了眼自己所记录的,好似也没有值得思量的话语。

    松赞干布算是客人,张阳给他倒上茶水,“我这里有一种让茶叶干燥保存的方法,既然赞普喜欢喝茶,可以早点与我说,我们骊山派人送到吐蕃。”

    当初吐蕃和大唐正在开战,更不要说送茶叶过去了。

    吐蕃人大多都是以肉食为主,茶叶这种东西习惯了之后依赖性很强。

    茶叶也是去油腻的好东西,均衡膳食还是很重要的。

    张阳思量着,“既然吐蕃缺少茶叶,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做个长线买卖,我们提供茶叶,给你们一个能够买到好茶叶的方法。”

    “可以,现在的吐蕃人都需要茶叶。”

    “两方买卖的地点就安排在河西如何?”

    “很好。”

    松赞干布稍稍点头。

    张阳喝着茶水,“一开始我一直在想赞普是个什么样的人,现在一见竟然如此年轻。”

    “已年近三十了。”松赞干布端正坐着,“张尚书也很年轻,不知道……”

    “已经二十五了。”张阳再给他的茶碗倒上茶水,“再有五年吧。”

    “五年?”

    张阳笑道:“此生志向,三十岁之前就退休,从此不问世事。”

    松赞干布的神色多了几分异样,随后一笑,“你如此年轻又是位列尚书,将来也一定能够位极人臣,怎能早早隐退?”

    “老松,你有所不知,以前有个道士与我说过,我一旦三十岁就会得一场重病,一辈子不能说太多的话,更不要说上朝了。”

    松赞干布狐疑道:“或许就是传说中的大成有缺?历代少年英杰无不英年早逝,像你们中原的霍去病,韩非,孙膑……”

    “你对中原的事知道挺多。”张阳拿着茶碗与他相碰,“最近一家人一直都在戒酒,这便以茶代酒。”

    松赞干布拿起茶碗一饮而尽。

    看松赞干布被姐夫说得这般迷湖,真的信了一般。

    说话间又是一笔买卖谈成,李泰痛苦地扶着额头,与一国的国君谈话,姐夫都能谈成一桩买卖吗?

    村里传来几声犬吠,一头熊从不远处跑过,这头熊的背上还骑着两个小丫头。

    远处又传来孩子们的嬉笑声。

    村子里充满了生机。

    “听说赞普很喜欢中原的书籍?”

    张阳的话语打断了松赞干布欣赏这处景色的心思。

    他解释道:“从小时候便一直在看中原的书籍,要说能偶然认识中原文字的人,能够熟读中原文章的人并不多,所以一开始读起来很晦涩难懂,往后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