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让皇后头疼的翁婿关系

    第四百八十六章 让皇后头疼的翁婿关系 (第2/3页)

信,吐蕃不会不认吧。”

    松赞干布缓缓点头,“我们认。”

    “那为何当初说好赔偿三十万贯,到现在一点音信都没有?”

    “我们会想方设法还给大唐的。”

    几个随行而来的吐蕃人面对这等屈辱此刻咬牙切齿。

    他们的脸色不善,许敬宗也紧张了起来,要是这些人动手,不论说什么都要保证张尚书的安全。

    也不知道魏王殿下的侍卫打不打得过他们。

    张阳又道:“老松!我们不妨这样,之前说好的茶叶买卖安排在河西交易,往后茶叶到了吐蕃你可以转手再去卖给吐蕃的其他人,又或者卖给波斯,天竺都行!赚来的银钱都用来还债如何?”

    又是安静了好一会儿,松赞干布也在犹豫。

    “我知道吐蕃人淳朴,不知道买卖这一行要如何作,听说在西域有一伙人,他们自称是昭武九姓的后人,他们游走在西域诸国各部,有着很好的销售渠道。”

    “若是吐蕃可联系上这些人,茶叶的买卖就能扩展到西域乃至波斯以西,或者是天竺,这是大好事。”

    张阳微笑着,“老松?你在听我说话吗?”

    又是回了回神,松赞干布叹道:“回到吐蕃之后,会去尝试的。”

    “像我们大唐这么好的债主去哪里找,既要帮助你们赚钱,还要你们还钱……”

    明明就是一个坏透的人,坏到了难以启齿的地步,姐夫竟然还将自己感动。

    李泰很为将来的吐蕃担忧,也替这位老松的后半辈子担忧。

    两人的谈话停顿了好一会儿。

    “可否与我一起面见天可汗吗?”

    松赞干布终于开口要见陛下。

    张阳点头,“你可以先回长安城休息,明日下了早朝我便来驿馆接你。”

    转头看向许敬宗,张阳又道:“带赞普先去休息,你安排一下。”

    许敬宗躬身点头,“喏。”

    岑文本也重新站起身,晾干墨迹收拾了一番也回去了。

    张阳坐在村口喝着茶水,“终究还是来大唐了。”

    心中正感慨,见李泰目光幽幽。

    “魏王殿下,为何这么看着我?”

    李泰板着脸,“要怎么问?”

    张阳站起身,放松着自己的肩膀,“刚刚在山上搬了这么多东西,现在浑身的骨头都在酸痛。”

    李泰鼻孔出气,咬牙切齿,“要如何问呢?”

    许敬宗带着松赞干布回长安城了。

    宫里来的人也走了。

    过了片刻,汝南公主带着孩子回来了,张阳带着一家人也走了。

    留下李泰还站在原地。

    侍卫看着入定一般的魏王,“魏王殿下?”

    李泰勐的一回神,“你们两个站好,假设你们背后各有一扇门,现在本王问你们,哪一扇是生门。”

    “魏王殿下,卑职身后的这扇是生门。”

    看着自己侍卫谄媚的笑容,李泰又道:“本王如何知道你说的是真话?”

    “卑职对魏王殿下只会说真话不会说假的。”

    拿起姐夫放在石桌上的扇子,他拍打着自己的侍卫,“本王还觉得你说的是假话。”

    “卑职对魏王殿下忠心不二。”

    李泰摆手道:“不,不是这样的。”

    天色入夜了,李泰像个孤魂一般在田间地头漫无目的地走着。

    他脑子中一直想着姐夫说过的题,如何判断生门,死门。

    而且只能问一次。

    那又要如何才能知道谁才是说真话的那个?

    在渭水河边,停下脚步。

    李泰使劲抓着后脑勺,招手叫来自己的侍卫。

    侍卫小步跑上前躬身道:“魏王殿下有何吩咐。”

    李泰琢磨着,“你马上让人去长安城张贴布告,将这道题目送入崇文馆,弘文馆,四方馆,让全长安城的人都去想这道题的答桉。”

    “喏。”

    此刻的宫中,李世民看着岑文本的记述,又问向一旁的太监,“一字不差?”

    小太监回道:“已经校对过,确实是一字不差的。”

    岑文本躬身站着,额头的冷汗直流。

    李世民瞧着这次谈话的内容,“好个张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