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皇帝看不透的骊山

    第五百章 皇帝看不透的骊山 (第3/3页)

着天山。

    虽说不是一路人,泥孰此刻与松赞干布感同身受,切莫将现在的大唐想得太过良善。

    张阳手中的礼部就是一头饿虎,只要他找到了机会,他就会咬住猎物身上最肥的一块肉,再将其慢慢蚕食。

    吐谷浑,高昌,安西四镇……

    「那礼部的尚书是一个恶人,上苍会降罪予他。」泥孰抬头看着天低声道。

    松赞干布沉默不语,策马一路朝着陇西方向而去。

    张阳在骊山的山顶修建着新家,一边向李泰讲述着买卖粮食的策略。

    「既然说是互市,西域人肯定有东西也会卖给我们,怎么只说流入呢?」

    「魏王殿下,大宗货物都是由骊山主持,往后交易只用金银,贸易的主动权在我们,并不在他们手中,我廉价倾销,不怕他们不买。」

    这些话语一次次刷新着李泰对于贸易与商人这个身份的认知。

    「既然商人也能做出与社稷有益之事,为何朝中屡次提出重农抑商。」

    张阳又道:「魏王殿下,农业是中原的根基,这点是亘古不变的,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一切与农业相悖皆是需控制,商人越是强大就说明法治越弱,进而动摇国本。」

    李泰拿着木板将石灰泥抹在外墙上,小熊坐在树影下,脖子上挂着一只篮子,小武和徐慧将摘来的野花野果都放在这个篮子中。

    它呆滞的看着眼前一大一少两人,时而侧目观察,俩人抹墙的动作出奇地一致。

    上官仪急匆匆而来,他带着一卷图纸,将骊山现在的产业划分成九处作坊,其中就有墨水,洗棉,织布,嗮纸,石灰,锻铁,铁矿分拣,肥皂,以及红白糖作坊。

    这九处作坊便是骊山的生产核心。

    张阳和李泰的衣衫上都是白色的石灰泥,俩人合坐在一张板凳上,正注目看着。

    正巧李世民也从林中走来。

    「真是巧了,每一次我们有重要的重要的事宜安排,陛下总能恰逢其会地出现。」

    避暑这些天,李世民的气色好了不少。

    他看着眼前的图纸,「这就是以后骊山所要兴建的所在?」

    张阳点头,「都要重建一遍。」

    「所有的工厂都要重建岂不是很费事?」

    上官仪回道:「如此安排是为了让工坊与农田分开,整齐一排也是为了往后的管理与调度,我们还要新建二十余处库房。」

    本来和上官仪要谈建造事宜,这皇帝此刻问东问西,要将骊山的每个细节都了解清楚。

    生怕有他不知道的事情。

    整个骊山此刻都在他的眼皮底下,想知道的事情都能知道。

    至于不知道的,就算是将炭和硝石放在皇帝面前,他也不知道火药要如何制作。

    所谓借鸡生蛋,用皇帝的资源和特权设计出来的工厂,再将工厂拆分成几座。

    趁着这个皇帝还没醒悟过来,以为骊山都在他的眼中,再将这些资源悄悄整合,暗中做出火器。

    扫兴地站起身,张阳继续湖墙。

    新家内又传来的孩子们的啼哭声。

    张阳探头看了看,就听到了媳妇的话语。

    「夫君做的这个尿裤也不合用,孩子比以前哭得更凶了,换起来也不方便。」

    张阳挠着头走近一看有些苦恼,「我下次再换个样式做。」

    李玥执拗道:「孩子的衣裳我来安排吧。」

    「要不我给你换个图纸?」

    「也好。」

    孩子终于不哭闹了,只是过了片刻她又沉沉睡去。

    张阳拿出一个盆栽,之前将橄榄种在这个这个盆中,现在它的根系也足够壮实,可以移栽到土中了。

    这树长得慢,养两年了,到现在连半米都没有。

    还是水土不服的缘故,长势不算好。

    早在齐民要术中,就有对橄榄的记载,中原培植橄榄的记载可以追朔到汉代。

    平时自己在家里栽培倒也尚可,这要是种在外面也不知道它能否熬住关中的气候。

    「夫君,我在典籍上看过,据说这种树种出来的果实有清热解毒之功效。」

    张阳放低自己的声音,「橄榄的品种有很多,你说的那个品种和我们家的一样吗?」

    李玥的神情多了几分凝重,也小声道:「典籍上没有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