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宅院内打架

    第五百二十九章 宅院内打架 (第3/3页)



    “我这里还有。”

    “都说你办事周道,没想到出门还带着这等吃食。”

    “在下来时匆忙,便带了一些包子。”李承乾又往院内看了一眼,魏征与几个老先生扭打在一起面目狰狞,张牙舞爪的。

    嘴里嚼着包子,他又道:“昨日孤听闻你与这些老先生辩论在太极殿,一个人将这些老先生骂得哑口无言。”

    “何来哑口无言,当时这些老先生骂了我足足半个时辰,说不定从太极殿回来之后,又骂了在下一整夜。”张阳点头道:“嗯,多么有活力的老人家呀。”岑文本神色凝重,

    “这些老人家此行来长安就是为了科举之策,若不达成目的不会轻易回去,眼下要将这些老先生平安送走。”

    “朝中不理会他们不就行了。”

    “张侍郎此言太想当然了,就算是朝中不理会他们,若他们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该如何是好。”

    “文本兄是说他们一头撞死在承天门前?”李承乾吃完一只包子,又拿起另外一只。

    岑文本又道:“当初就劝张侍郎不要那么说,赵国公想着先将人安抚好再送走,唉……事已至此,也罢!在太极殿上那番话语,激起了众人的斗志,就连现在长安城的士子们也在称颂天可汗,总归不是一件坏事。”再这么打下去,不出人命都要出人命了。

    李承乾对跟随而来的李安俨叮嘱道:“你带人进去让老先生不要再打了,再去太医署找几个医官来。”

    “喏!”李安俨招呼跟随而来的几个侍卫,分出几个人去通知太医署,自己带着人先走了进去。

    当年李安俨是李建成的东宫属官,一直以来为李建成出生入死。等李建成倒台之后,李世民念他忠心为主,也是一个忠义之士,便将他留了下来,到了现在成了东宫太子李承乾的属官。

    在古人心中,为人忠义往往会得到他人看重。就像是当初一样在东宫为官的魏征,也被李世民看中。

    等他登基之后,将能用的人都留下来收为己用。张阳揣着手思量,做皇帝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些精神不正常,准确地来说当皇帝的人,他们价值观已经不能用正常人的思维去思考了。

    太医署的医官匆匆而来,宅院的打斗也停下了。场面很是狼藉,不少老人家都负伤在地上打滚叫唤。

    这些老先生请来容易,送走难。李承乾又道:“父皇已派人去请许国公与虞世南老先生了,他们皆是德高望重之辈,说不定能够劝说两句。”张阳依旧坐在石阶上,还在想着木柄手雷的事情。

    见岑文本也走入宅院,李承乾看四下只有彼此两人,他小声问道:“父皇说骊山可以印出十万册书籍?”将思绪从设计图上抽回来,张阳好奇道:“陛下当真是这么说的。”

    “咦?孤以为你应该明白才是。”已经和世家是兵戎相见了,与世家相抗衡需要拿出武器。

    而骊山高效的印刷术与造纸术就是对付世家的利器之一。当然了只靠这些也是没用的,世家掌握着巨量的书籍,这是他们招揽读书人的依仗,等那些士子拜入门下之后,他们便会用婚姻或者投其所好将他们的意志蚕食。

    从而控制起来,成为世家的喉舌。当这些士子入朝为官,他们就可以为世家谋利。

    久而久之,世家便掌握了巨量的资源,控制地方,甚至影响朝堂,可以掌握官吏的升迁,令人细思极恐。

    张阳心里痛骂这才是扼杀国力最主要的源头,他们心里只有自己的利益,拿着前贤圣人的典籍沽名钓誉。

    “骊山当真能够印书十万册?”再次听到李承乾的话语,张阳解释道:“说是十万册书籍,眼下印制万册书籍倒有余力,要说十万册还需要时间,不能一蹴而就。”

    “孤当然明白,前两年与青雀聊过骊山的现状,今年父皇又去骊山避暑,孤也跟随一起看过进展,韬光养晦多年也该拿出来了,房相他们已经开始挑选书籍,明经策论,兵法韬略都要考。”张阳好奇道:“官学中不考校体能吗?我们大唐的读书人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