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皇帝的精神不对

    第五百四十七章 皇帝的精神不对 (第2/3页)

下这么一句话,张阳便快步走入了朱雀门。

    长孙无忌站在冷风中心中满是疑惑与不解,又看了看张阳,再看看身后的朱雀大街,心中疑窦丛生,又皱眉往弘文馆走去,要安排接下来的事情。

    张阳扛着麻袋一路来到承天门前,与门前的守将说道:“还请将军禀报,我来宫里给陛下送年礼。”

    “要在平时可以让张侍郎入承天门,可如今已经休沐,还望在此等候。”

    “不妨事,在下等着便可,诸位身负皇城安危重任,理解。”不多时王公公脚步匆匆而来,

    “陛下请张侍郎入甘露殿。”守将这才放行,张阳快步走入承天门,笑道:“老王,我刚刚见赵国公来过了。”王公公满脸的笑容,

    “赵国公来宫里与陛下商谈洛阳的事情。”

    “不知道赵国公有何安排?”

    “县侯又为难老奴了,此等事情还是让陛下亲自告知为好,老奴怎敢胡说。”

    “您还是一如既往地严谨。”

    “老奴侍奉陛下,当谨言慎行。”

    “您真的适合来骊山。”面对张阳热切的目光,王公公赔笑着,

    “县侯莫要再说这等事,老奴是万万不能离开陛下的。”

    “没关系,我可以等。”张阳又提了提肩膀的麻袋,

    “我们骊山正缺王公公可以调度统筹的人才。”走到甘露殿前,老王依旧笑着,他两鬓斑白,笑起来全是皱纹。

    张阳在殿前放下麻袋,整了整自己的衣衫走入殿中。殿内很温暖,有个炉子正烧着火,李世民坐在殿内正看着一卷书,

    “朕正想召见你,不想你现在就来了。”张阳点头道:“我是来给陛下送年礼的。”李世民皱眉点头,

    “就是那一麻袋稻米?”

    “对呀,这是我们骊山今年新收的稻米,今年寒冬来的早,导致收成也不好,也给陛下留了一袋,也可以给宫里弟弟妹妹吃。”

    “朕代他们谢过你了。”

    “陛下客气。”

    “坐吧。”张阳接过老王递来的椅子坐下,又是接过温热的茶水,皱眉看着碗中茶叶的量,又将茶碗放下。

    “怎么,朕赐的茶不合你的胃口?”

    “陛下喝茶越来越浓了。”李世民点头道:“也不知道怎么了?朕已离不开这种茶,不知不觉越来越浓。”皇帝为国事烦忧,张阳看着他还在书卷上做着批注,看一个人喝茶就能看出这个人的状态。

    皇帝的茶水越来越浓,也说明了他的心理状态。张阳小声道:“陛下,今年能否来骊山过年,弟弟妹妹们也该去骊山看望他们的皇爷爷。”李世民终于放下了手中的书卷,他放松着手臂,

    “朕会去骊山看望父皇,也只能去看望一趟,朝中还有诸多事情要安排,各路宗室还有勋贵要来朝贺朕,朕还要坐在太极殿,断不能离开。”皇帝说出了他的为难之处。

    他的话语又顿了顿,

    “朕会让丽质她们去骊山,有孩子们在父皇也能高兴一些,你与玥儿早做准备吧。”

    “喏。”李世民确认书卷上的批注没有漏下的搁下笔,将书卷递上,

    “又要麻烦你这个姐夫了。”

    “身为孩子们的姐夫,我也是应该做的。”张阳接过陛下的递来的书卷,入眼一看是一份名册。

    名册上的名字很多,其中被圈起来的都是重要的人物。李世民喝下一口热茶,

    “辅机收到了洛阳的消息,他希望朕任命屈突通的儿子屈突寿,暂任洛阳郡守,并且统领洛阳的军事,以此来防备洛阳出现不可收拾的情况。”名册上还有几个世家子弟的名字,都被圈起来了。

    张阳又道:“这些世家子弟要如何处置?”李世民笑了笑,

    “这份是孙伏加书写的,他到了洛阳便开始搜罗各类罪证,有的是风闻,有的确有其事,让屈突寿暂任洛阳的郡守,可在洛阳的世家子弟乃各地望族的嫡系。”

    “希望到时候可以将他们驱逐出洛阳,换取洛阳暂时的平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