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都上火了

    第五百五十章 都上火了 (第1/3页)

    李世民一脚踢翻眼前的桌桉,再将一旁的书架推翻,

    “三番五次!他就没把朕这个天可汗放在眼里。”皇帝的眼睛好似冒着火,一卷纸撕了个粉碎,就像是碎尸万段的张阳。

    等陛下冷静下来了,王公公迅速让宫人将这个房间收拾好,恢复成整齐的模样。

    陛下对县侯的怒火总是这样,每一次怒火中烧地要砸许多东西。随着县侯的官位越来越高,陛下发脾气次数也越来越多了。

    太医署的人时常说陛下身体不好,不能再怒火中烧,容易上火。站在宅院前,王公公见到了尉迟恭。

    走到近前,尉迟恭道:“麻烦通禀,末将有要事告知陛下。”

    “进来!”还未等王公公开口,宅院内就传来了李世民的话语声。王公公尴尬地笑了笑。

    尉迟恭应声走入这处宅院。因为之前的怒火,李世民心火上涌平静多天的身体,再次上火,此刻有些牙疼。

    除了李世民上火,此刻正在渭水河边与老师散步的张阳也有些上火。看张阳的神色不太对,张公瑾坐在轮椅上,好奇道:“不舒服?”张阳呲牙倒吸一口气,

    “又上火了,好像是有些牙龈浮肿。”穿着厚实的外衣,张公瑾将身体的重量都放在轮椅上,这才年过四十,已经有了不少白发。

    他笑道:“老夫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也时常牙疼。”

    “老师说的是智齿吧。”

    “拔了就好。”张阳想到以前在东市街道上看到过别人拔牙的样子,一把细长的匕首去撬动牙齿。

    等牙齿撬下来,血刺呼啦的。那场面现在一想还让人头疼发麻,岂不说这样会不会伤了牙床,后续消炎也是个大问题,更不要说卫生状况了。

    张阳双手推着轮椅继续走着,

    “老师啊,大安在辽东也越发能够独当一面了,他将山野之民收归入籍,并且操练兵马。”

    “他如此做是为了应对高句丽吗?”

    “是的吧,一来可以防备高句丽,二来有了辽东也可以抵御北方。”张公瑾叹息一声,

    “你又想建设辽东,又想建设河西走廊是不是太过着急了?”脚步稍停,张阳尴尬一笑,

    “还是老师看得明白。”

    “你明知道朝中不能根本负担不起如此大的建设,哪里来的钱财人力?”张阳又是龇牙,

    “一想到这事我就上火。”张公瑾无奈笑着,

    “洛阳的事情你打算如何做?”

    “不能前功尽弃。”

    “长孙无忌也是为了社稷,他向来考虑得周全,但为一时稳定选择退让不是上策。”

    “老师啊,错过了这个机会,以后哪里去找这么好的机会,不撕他们一层皮,他们一定会报复的,我已经布置好了人手,不会就这么善罢甘休。”师徒俩人沿着渭水走了一段路便回了村子。

    推着老师到家门口,张大素和张大象也在这里,他们是来给老师过年的。

    “王珪也该送消息给你了,多半就这两天。”原本不指望王珪会为帮自己多少,堵住辽东这条路已经很讲情面,现在他回乡养病,只希望他能够颐养天年,帮辽东多撑几年,这样一来,外交院也可以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看着张阳离开,张公瑾推着轮子回到自己的书房,写下了一卷书信,盖上了封蜡交给大素,

    “你跑一趟长安城,将老夫这封信交给张长孙无忌。”张大素接过信疑惑道:“朝中现在休沐,听说这两天赵国公一直都在宴请宾客,他会看信吗?”

    “老夫的信他会看的。”

    “孩儿这就去办。”张公瑾一脉出自敦煌张氏,也是出过数个名仕,自汉始就有张彻,张敢之,再有父辈张士儒。

    代代以来,延续了几百年,从魏郡望族开始也落寞过,也起复过。起起伏伏现在到了张公瑾一代。

    张公瑾怀抱着家中的长孙,这是张大象的孩子,要说家中三个儿子,张大象为人周正,行事也慎重,可就是太过周正了。

    大素这个孩子太过洒脱,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