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天可汗要圣明

    第五百五十九章 天可汗要圣明 (第3/3页)

  张阳揣着手道:“其实下以为这个方法也可以用军中。”

    “孤届时会向父皇进谏,此刻领军卫与左右千牛卫也治军,倒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张阳和李承乾走前头,孩子们李玥身后赶着一排孩子们,从高到矮又排起了一条队伍。

    一直走到了兴庆殿,孩子们见到了父皇与母后这才走入殿内纷纷行礼。

    菜肴已经端上了桌,君臣俩人相见,一时间话,默契地声一笑。

    “你随朕来。”

    “喏。”张阳跟着皇帝的脚步一路走向兴庆殿的后院,这里的池子还结着一层薄冰,这冰面冒着丝丝寒气。

    后院只有君臣俩人,这里还能听到殿内,孩子们的嬉笑的话语声。

    “照顾她们让你与玥儿都心了。”张阳闻言池边坐下来,

    “也没有心的,都是自家弟弟妹妹,我这个做姐夫也该看着他们。”

    “洛阳的事情闹这么大,门下省堆积了各地发来的奏章,朕与中书省商议,如何平息这件事。”

    “所以陛下想要限制商人?”李世民沉声道:“大唐需要商人,但大唐不能有第二个骊山。”光是一个骊山,就已经足够让朝中头疼了,更不要说再出一个骊山。

    中书省经过商议将这件事界定为商人的骗局。如此一来朝中也可以将这件事影响降到最低。

    见张阳不答话,李世民又道:“朕希望你能信守当年的诺言,答应过朝中骊山的一应技术绝对不外流。”

    “臣明白。”张阳看着池塘,池水泛黑,就像是皇帝的心一样黑。

    “洛阳的五十万贯,骊山全部收下了?”

    “收下了。”

    “你打算如何来安排这笔银钱。”这一次张阳又陷入了沉默,李世民笑道:“这世上许多人都爱银钱,但朕以为你是大唐臣子,更是朝中重臣也该为社稷考虑。”皇帝就差没说将这笔钱,全部交给朝中,为社稷作出贡献。

    不要觉得皇帝是个会知足的人,尤其是李世民这样的皇帝,他的胃口很大。

    就算是这一次将这五十万贯全部交给朝中,李世民想要的只会更多,这五十万贯也不能满足他的胃口。

    “陛下,他们都说骊山富裕,其实他们只是看到表面,骊山生产都是需要成本的,抛却给朝中的赋税,算上人工,还有巨量的资源,这些成本都让骊山不堪重负。”走到皇帝的身边,张阳小声道:“薛延陀有一批煤矿要送往长安城,我希望到时候朝中可以给我一个公道的价格。”

    “赵国公办事得体,你且放宽心。”

    “说起赵国公,当初他主张将那些世家子弟轻拿轻放,甚至要将他们放了,陛下此刻有何打算?”

    “你希望朕如何做?”张阳躬身道:“陛下,洛阳两位士子被他们活活打死,他们想要让书人闭嘴,但下以为正义是杀不完的,往后还会有更多这样的人站出来,不仅仅是士子,或许还有许多乡民。”

    “还望陛下能够站群众这一边,坚持心中理想不要放弃,大唐盛世就眼前了。”

    “盛世……”李世民的目光看着远方,缓缓道:“大唐立足中原不过三十年,这三十年休养生息,各郡户籍也增加,可这盛世朕能看到吗?”前隋大乱,打得中原元气大伤,损失的人口不计其数。

    自大唐立国以来,一直都奉行着轻徭薄赋,鼓励人口增长的国策。有了人口才有生产力,有了生产力才能提振国力。

    商人不事农耕,不事生产,这与朝政是相悖的,也是这一次洛阳之事后,朝堂再一次坚定了限制商人的举措。

    或许要达到盛世的水准不是一代人可以完成的事。可能要两代人,三代人。

    皇帝有事业心是好事,但皇帝的胃口太大又不算是好事。此事多半可以猜到皇帝心里所想,这五十万贯如何厚脸皮地分一杯羹给朝中,而且还要名正言顺。

    天可汗是圣明的,也是仁德的,但凡坏事都是和他没有关系的,就算是洛阳骗局皇帝也算是半个同伙,他也不会承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