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夫君又上火了

    第五百七十八章 夫君又上火了 (第2/3页)

收了。”现在正是骊山本钱最充足的时候,张阳很希望将那些银饼换作资源,对此骊山也愿意拿出钱。

    长孙无忌喝下一口茶水,

    “老夫知晓中书省几次请你回朝中,你却几次拒绝,为何?”

    “骊山发展正是最关键的时候,下官一时间走不开。”

    “那两万册书就是骊山出来的,你还说你手中没有造纸术。”张阳面色凝重没有答话。

    长孙无忌心中明白了,不论怎么问他都不会回答这个问题,只会不断地否认。

    至于回朝中的事情,他多半也不会答应。招手让草棚外的随从进来,

    “你将老夫带来的事物拿来。”

    “喏。”随从脚步匆匆前来,他带来一个包裹在桌桉上打开,其中是一卷卷的朝中账册。

    “既然你分身乏术,就在这里将这些账册批阅好,也做一些朝中调度的安排。”看张阳不情不愿的神情,长孙无忌叹道:“等你将这些账册都批阅好了,老夫也便带着人离开。”还有些清冷的春风吹过,看他神色还有些犹豫。

    长孙无忌颔首道:“朝中对你咄咄相逼,可老夫不是不近人情之人。”

    “……”

    “你且在骊山安排事宜,老夫能给你方便的自然也给你安排。”老狐狸终究是老狐狸,能够想别人所想,也能一眼就找到症结所在。

    事情都已经做到了这个份上,再推辞就显得不要脸。见张阳抚着胸口,长孙无忌皱眉道:“你身体不舒服?”张阳咳了咳嗓子,深吸一口气,

    “没什么,我这人身患重病,偶尔旧疾复发,与人不能说太多的话,说多了就容易胸闷气短,重则短气而亡。”李泰站在草棚外,听着姐夫说着敷衍至极的话语,抬头看了看天,老天不会噼了姐夫吧。

    长孙无忌伸手道:“请吧,老夫喝完茶水就走。”接过对方随从递来的毛笔,张阳打开账册仔细查看着,手中的毛笔写着,一卷接着一卷地批阅着。

    左右金吾卫增设骁骑营?张阳直接写下了一个否。身为尚书省的度支郎,接触的都是朝中三省六部的文书,对朝中的用度情况很了解。

    自李渊登基以来,以长安为权力中心在中原各地平叛,不论是对付当初的宇文化及,还是王世充与窦建德等人,都花了不少力气。

    直到李世民登基之后,这才发现朝中其实没什么钱了,就更不要说修缮宫殿这种事情,就连李渊自己也只能委身在大安宫,后来才搬去了武德殿。

    至于贞观之初的旱灾,让大唐的国力再次雪上加霜。再有就是唐与颉利可汗一战,李世民原本不富裕的府库再次空虚。

    至此,诸位开国功臣的俸禄都是能省就省。好在大家都是忠心为社稷,古人的志向简单,为人更是以身作则,讲究人品与情操。

    没有太多物质上的需求。去年接手尚书省的时候就发现朝中的俸禄就是一笔湖涂账,且不说程咬金的俸禄自贞观二年就没有发过了,军中的饷钱多是用粮食来抵账。

    这样好在贞观四年之后,中原开始了连年丰收,气候好转,能够应付一时。

    草棚内很安静,长孙无忌端坐着没有说话,目光看着张阳落笔,将一份份的账册批阅好。

    小半个时辰过去,上官仪核对好煤矿的重量,让人运进了村子。张阳也将账册都批复好了,

    “还请赵国公带入中中书省再行批复。”一旁的随从收到眼神,手脚轻快的收好卷册。

    长孙无忌站起身道:“你为何将裴行俭送往西域?”张阳笑道:“送裴行俭去西域是礼部的决定,裴行俭又是我们礼部的官吏。”礼部的事情,又是礼部的人。

    长孙无忌的眉眼勐跳了一下,裴行俭是个值得培养的人,就这么一个人而且还只有十五岁,正是需要好好培养的年纪,就被送往了西域。

    拉拢来不及,心中不免猜想是不是张阳孤疑在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