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孩子们的风气变了

    第五百九十章 孩子们的风气变了 (第3/3页)

  事主都没到,就听着朝臣的弹劾来处置张阳,这显然不合适,这一点上李世民心里还是很清楚的。

    只叹别人家的臣子都是唯唯诺诺,唯独咱们陛下手中的臣子遇事不对,就会重拳出击。

    皇帝但凡有些事情做错了,就会被臣子拿出来引经据典地来批判,举一反三。

    过了片刻,李治拿了一张图而来,

    “姐夫,这是我画的图。”从悠闲养神的心境中走出来,张阳拿着图纸仔细看着,

    “这是压力锅?”

    “嗯,想帮皇兄梳理一些烦恼。”

    “嗯。”张阳点头看着,

    “你这输气管的厚度是多少?”李治看着图纸挠了挠头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

    张阳又道:“你再看看蒸汽管道的长度要多少,如果要十数丈会不会太占用体积了,还有水量需要多少才能够产生足够的蒸汽……”一连给他提了许多问题,姐夫的话语有些重了,李治委屈地撅着嘴,低着头像是在数落。

    张阳拍着他的肩膀又道:“遇事不要急于求成,那胖子……”话语停顿,又改口道:“其实你皇兄自己也有打算,你不用着急帮他,你先把自己要学的本领先掌握了。”

    “嗯,谨记姐夫教诲。”酷暑的关中,农作物要是没有水灌既就会旱死,到了傍晚时分,村子里的村民就打开了水渠放水。

    过了晌午的酷热,傍晚时分也能清爽不少,村子里也恢复了活力。铁匠坊也暂时停工了,全村都在安度这个酷暑,等酷暑过去了再劳作。

    今天李世民请了孔颖达来到骊山,一来请孔颖达避暑,也是为了给孩子们上课。

    孔颖达讲着《易经》,小行宫外搭了一个凉棚,李承乾与李世民也在一旁旁听。

    李世民正看着手中的奏章,这是太子这些天在朝中办事的简要章程,也是这些天朝中发生的事情。

    现在太子妃也给承乾生了一个孩子,皇后担心孩子便让李承乾带着妻儿从东宫回来了。

    凉棚内,孔颖达讲到了仁义礼孝悌。平时还算是懂事乖巧又显文静的东阳公主,听着孔颖达夫子讲述,高阳听不下去,站起身道:“老夫子,学生以为仁义礼孝悌,太过束缚人,若上行不肖我等却不能劝谏之?”

    “咳咳咳……”坐在凉棚外的李世民剧烈咳嗽起来,说来童言无忌,高阳一个孩子懂什么。

    李世民收了收心神继续看奏章。孔颖达又道:“尊长孝悌乃是第一,历代准仁义者尚能服人。”李治也站起身,

    “学生以为老夫子所言有所不妥。”孔颖达眉头直跳,抚须看着一个个皇子公主站起身,这课怕是没法上了。

    李治躬身行礼道:“按照老夫子所言,既是孝悌第一,是为人,但学生听姐夫说过,人生在世当有心中坚定执念,为人处世当该,诚实,守信,公正,和谐,尊法。”孔颖达欲言又止,又觉得这话好像没什么问题,不由得问,

    “平时这些学识都是谁教你们的。”李治又道:“个人与集体当有区别,存天理,灭人欲是不对的,该主张践行博爱,公义。”孔颖达听之倒吸一口气,这课是没法上了。

    皇子公主们所言好像不错,但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像是把儒道两家的理念揉碎了,然后补充了一些别的。

    孔颖达先让孩子们离开了,他老人家走到李世民面前,

    “陛下,敢问是谁在给皇子公主们讲课?”李世民错愕道:“老夫子是觉得什么不妥吗?”

    “这辩驳礼教的风气是谁带出来的。”李承乾沉默不语,看孔颖达老夫子很生气,张阳与玥儿在骊山自立山门,这风气不是谁带起来。

    要说真有什么不对,那就是骊山山门带出来的风气,张阳这人有许多神鬼莫测的本领。

    除了他还能是谁,骊山山门的学派所教授的自然是张阳自己的学识。谁又知道张阳师从何人,那个秦岭老人是何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