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他们的心中牵挂

    第六百零三章 他们的心中牵挂 (第2/3页)

人在长安城有多大把握能够料定高句丽会发生动乱。”

    张阳放低自己的声音,“老先生,李义府在高句丽已有三年,高句丽王室与将领不和早就势同水火,李义府作为使者在高句丽难道什么都不做吗?他远走辽东的目的何在?他会以大唐使者使者的身份,在暗中煽风点火,对他来说这件事不难。”

    缓缓站起身,抬头看着天,细雨洋洋洒洒落下,雨势不大,却很凉。

    老先生伸手突然就抓住了张阳的手臂。

    对方的力道很大,甚至可以感觉到对方枯瘦的手指。

    被冷风一吹温彦博咳了两声,他缓缓言语道:“这件事光靠张大安一个人不行,他手中的兵马不够,拿下高句丽最多也只有五分胜算,老朽在中原还有一些门生,只要书信一封,也能拉出一支近千人的大军,老朽的门生也都是有远见有才学之辈,他们可以助辽东一臂之力,你以为如何?”

    “咳咳咳……”

    话语说到激动处,温彦博又剧烈咳嗽起来。

    手腕还被这个老人家抓着,张阳点头道:“可以,但这一切都要听大安的安排。”

    温彦博终于松手了,“老朽已是迟暮之前,待日后拿下了高句丽,书信一封在坟前焚烧,让老朽也泉下有知。”

    老先生摇摇晃晃走了两步,还未走到轮椅前,脚步一软就摔在了地上,当场昏迷。

    “老先生!老先生!”仆从跪在地上大声喊着。

    顾不上雨水落在身上,张阳上前探了探他的呼吸,不由得心中一惊,“没气了?”

    “救救老先生。”仆从跪在地上不断磕头,“求求县侯救救老先生。”

    他这个年纪什么时候会离开人世都不奇怪。

    只是突然间,短暂地停止了呼吸的老先生缓缓又睁开眼,他恍惚问道:“什么时辰了,老朽这是在何处?”

    又听老先生讲话了,仆从连忙扶着他坐在轮椅上,为老先生披上蓑衣。

    此刻的温彦博眼神很迷茫,她缓缓道:“这朔方怎么下雨了?”

    仆从看着这一幕眼中带着泪水,“老先生这不是朔方,这是长安,骊山地界。”

    “骊山?老朽怎会在骊山。”

    话语说完,他又昏昏欲睡。

    看老先生的状态不对,张阳对李泰喊道:“魏王殿下,送老先生去医馆。”

    李泰慌张带着人快步跑来,老先生清醒了片刻,刚坐下又再一次昏睡过去,好在这次呼吸犹在。

    张阳亲自背着老先生朝着骊山的医馆跑去,现在的医馆早已不是当初的独门独户,骊山医馆已初具规模,拥有三十余个大夫,五十余个帮衬的学徒,能够收容病人上百,乃在骊山占地三亩的大院。

    孙思邈编写着药经,听到匆忙的脚步声,缓缓抬头。

    见是张阳背着老先生走入房间,孙思邈皱眉起身。

    一旁的仆从也就十五六的模样,他此时哭得眼泪鼻涕横流。

    “你说那颉利是死是活呀……”老先生又言语了一句。

    已经是神志不清了,众人神色担忧。

    孙思邈低声道:“还请县侯带着人去屋外等候,让贫道好好看看。”

    众人退出房间,李泰好奇问着,“姐夫,老先生怪渗人的,他这是怎么了?”

    张阳走到门前,在石阶上坐下,“老先生都这般年纪了,或许是谵妄,小时候见过这种病人。”

    “谵妄是何症?”

    “一种急性的病症,通常会意识不清,记忆混乱。”张阳苦恼地看着漫天的雨水,天不遂人愿呀。

    过了一个时辰,孙神医终于打开门了,仆从第一个走了进去,他跪在地上,低声唤着:“老先生,老先生?”

    温彦博闭着眼点头,“张阳呢?”

    见老先生终于正常了,仆从擦去眼泪,张阳带着李泰也走了进来。

    “准备笔墨,老朽写书信一封。”

    温彦博执笔一手颤抖地写着字,李泰拿过笔与纸,“老先生请讲,本王代写。”

    “嗯。”温彦博点头道:“吾儿温挺,见此信如见吾,辽东大计系长安外交院,汝领老夫五百门生,携河北,朔方两地三千兵马,前往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