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太液池修凿工程

    第六百二十四章 太液池修凿工程 (第2/3页)

那骊山的富裕景象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消失。

    从建设骊山开始,骊山就走出一条以技术决定生产力的路子,在这个基础上也一直都在修建自己的技术壁垒,生产力方面只能自己卷自己。

    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与李世民商议完接下来的章程,张阳与李泰走出小行宫。

    关中的风雪依旧很大,这么大的风雪不是坏事,又说不上是好事。

    李泰踩着积雪,看着漫天大雪落在田地里,“父皇惦念太液池很久了。”

    张阳笑道:“要是放在以前陛下要修凿太液池朝中文武必定会进谏反对,十年过去了,你父皇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越来越稳固,现在他想要建设太液池,自然无人反对了。”

    “有劳姐夫了,本王再去铁匠坊看看。”

    送别了李泰,张阳迈步踩着要上山的石阶,石阶上堆了一层厚厚的积雪,踩上去清晰可闻嘎吱声。

    人脚落下,便有些许雪块从石阶落下。

    踩得要很小心,也要稳当一些,以后再加个小心滑倒的醒目路牌。

    张阳看着这里的状况,新家果然还要继续建设,每天要坚持扫雪,还要加好护栏扶手。

    一直走到骊山上,这里依旧在打着雪仗,张阳躲过丢来的雪球,便将小兕子还显发黄的发髻揉得一团乱,便心满意足地回到屋中。

    李玥和两位婶婶正安静地织着衣服。

    刚刚做好了一件小毛衣,给小清清试了试,看大小正合适,她便笑着继续织。

    “孩子的衣服尽可能做宽大一些,往后还能留着继续穿。”婶婶在一旁叮嘱道。

    李玥孕相现在还不明显,点着头道:“夫君与父皇商议得如何了。”

    张阳给自己泡上一碗浓茶,“说了三件事。”

    又正了正,手中的小毛衣,她低声道:“那父皇交代的事情还挺多的。”

    张阳点头道:“嗯,关外的事情,骊山的事,还有太液池的事情,来年还是有一堆事情要忙碌。”

    见女儿正在拼着拼图,她小手挠着头找不到手中的这块拼图要放在何处。

    张阳也盘腿坐下来,帮着女儿一起拼。

    这种温馨的场景看着很舒心,李玥温柔地笑着,继续耐心织着。

    弟弟妹妹的雪仗到了黄昏时分才结束。

    等夫妻俩再走出屋子的时候,华清池边一片狼藉,还有不少的雪球砸在了墙上,华清池边的积雪都不用去扫,就快被这群弟弟妹妹给祸祸完了,嗯!倒是省心不少。

    这群孩子们就像是动力很充足的机器,他们打了一天的雪仗,坐下来便开始狼吞虎咽吃着晚饭。

    用了饭食之后,她们就回去睡觉。

    一觉醒来又是活力满满的一天,李丽质也就算了,清河,东阳,李治,高阳正是最会闹腾的年纪。

    尽管平时还有宫女看着,时常应付她们就要耗费不少的心力。

    都是一群小没良心的……

    做姐夫不容易,还把前些天刚刚做好的拖鞋又给穿坏了。

    等孩子们回房休息了,张阳又重新给他们做一双更结实耐穿的拖鞋,用竹条给他们编一双显得牢固,还耐穿。

    冬天的时候套上棉布能够保暖,夏天的时候取下罩着的棉布还凉快。

    李玥给家里换上了新的窗帘,因为原本的长安城小家就有窗帘,她很喜欢。

    有许多碎花样的窗帘挂上,她的心情又好了不少。

    正是寒冬,张阳坐在屋檐下耐心用竹条编织着鞋子,一阵冷风带着雪花而来,便觉得空气更冷了。

    实在是在屋外坐不住,张阳便走入屋中,双手放在炉子边取暖。

    李玥递上茶水,温声道:“等白天再做,现在外面天寒地冻的。”

    听着屋外的风雪声,张阳喝着茶水点头,很是赞同这个说法,“不过你父皇还安排了许多事要我去办,我那养老数钱的日子很远。”

    那头熊从午时一直睡到了现在,它比以前更强壮了,也更贪睡了。

    正值寒冬,也是它最不活跃的时候。

    还有五头小奶熊蜷缩在它身边,安静地睡着。

    秋收便是冬藏,人们一年的行为都跟着四季而来,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